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上市公司股权已进入全流通时代,尤其是当国资委明确提出了将市值纳入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后,市值管理成了考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并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尽管市值管理会给A股市场注入一股强劲的上涨动力,但从短期来看,市值管理将引发A股市场的局部性泡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市值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更能正确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或真实价值),并努力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当市值管理理念逐渐被许多上市公司接受时,上市公司管理者(或大股东)就有了做大市值的强大动力,事实上目前已经在做了。透过许多上市公司热衷于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资产重组等市场现象,大致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欲纷纷做大市值渐成一股市场潮流。
当然,上市公司转向市值管理本身是一件好事,通过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可以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这在客观上也会不断提升或强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持续改善经营业绩的短期预期,且这一乐观预期又会快速推升上市公司股价,最终会导致市场给予上市公司股价的超额溢价。从这个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管理者(大股东)这一行为的价值取向在短期内将引发A股市场的局部性泡沫。
因为,在牛市行情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追求公司市值最大化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迎合并刺激了股票市场中短期的投机交易活动,最终市场的乐观情绪往往会导致公司股价的非理性上涨。结果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早已突破了其上限,或者说市场已远远高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此,这部分上市公司的短期股价泡沫就产生了。
此时,股票市场可能已不再那么关心公司的内在价值,相反更关心公司的短期市场表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其短期的市场表现也开始发生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与投资者之间的价值取向相互冲突。
也许,这种情况会常常发生,迫于股票市场中短线交易者或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及高额回报(如高送配等)的强烈期待等诸多压力,上市公司大股东会采取更为激进的管理行为,如过度增发或频繁的兼并收购行动,以寻求公司的短期高速增长。当然,上市公司管理者(大股东)这样做,也符合其实现公司市值快速增长的市值管理的主观目标。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容易形成A股市场的局部性泡沫。
当A股市场仍沉浸在享受流动性过剩的盛宴之中时,这种局部性泡沫不但不会破裂,反而还会不断膨胀。尽管这一因素是目前推动A股指数上涨的动力之一,但同样也是目前A股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市场风险。
尽管倡导市值管理是一种市场趋势,但鉴于目前A股市场仍是一个欠成熟和发达的股票市场,当上市公司管理者(大股东)、投资者和过剩的流动性等各种因素夹杂的主观意愿及客观市场效果相互叠加时,在短期内又会产生放大市值管理的负面影响,并加速形成A股市场的局部性泡沫。这可能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但这一问题恰恰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