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公司
    沃尔沃加紧开拓中国卡车市场
    UPS国际航空转运中心落户浦东机场
    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 步入“快车道”
    雀巢拟55亿美元收购诺华子公司
    江森自控抢占中国“能源效率”市场
    欧洲最大商业 地产集团诞生
    资本产业双轮驱动 浙商频频布局海外
    东航:与新航的谈判是正面消息
    “中东股神”阿尔瓦德首入中国楼市
    等离子与液晶阵营 争夺平板电视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产业双轮驱动 浙商频频布局海外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特约记者 严格

      

      近日,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批准中国制伞龙头企业天外天在澳大利亚上市融资,该企业股票首期于本月12日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据了解,这是中国制造企业首次登陆澳大利亚资本市场。

      在谈及为何要远赴澳洲上市,天外天董事长徐海南告诉记者,除了看重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作为南半球最大资本市场,其深度和流动性及其透明度为全球认可,“同时我们更看重澳大利亚广阔的户外产品市场。”

      据浙江省金融办负责海外上市的张海维处长介绍,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优质浙江民营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追逐的香饽饽,“全球主要的证券交易所基本上都到我这里来报过到了。”

      据资料显示,浙江至今已有27家海外上市企业,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从纽约到伦敦,从新加坡到香港,均已出现浙商的身影。

      普华投资总裁曹国熊认为,上市目的地有了多种选择,以产业起家的浙江商人自然表现出了其独到的精明,除了融资成本、市盈率等技术层面的考量外,他们更愿意把产业延伸和上市目的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同时也为未来的跨国并购埋下伏笔。

      “海外上市,浙商已不仅仅着眼融资。”长期从事海内外上市工作的锦天成律师事务所的章晓红博士认为随着国内A股市场牛气冲天,不少企业已没有远走海外的动因,“毕竟在语言、文化中国企业和国际资本市场还是有不少距离。”他认为浙商谋求有针对性的海外上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浙商外向型经济特质有关。

      地处浙江绍兴的中国染整巨头江龙控股在新加坡上市后,最近正谋划到欧洲证交所上市,公司董事长陶寿龙告诉记者,欧洲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除了募集资金外,他们也希望通过在当地上市,进一步增加当地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和拓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海外上市更容易取得海外客户的身份认同。”

      “我们是第一家在澳大利亚上市的中国制造企业,这样在竞争中就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毕竟让澳大利亚消费者接受一家在当地上市企业的产品会相对容易一些。”天外天董事长徐海南说。

      浙商的这种理念似乎也得到海外资本市场的认可,欧洲证交所中国区总裁潘康认为,除了消费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海外投资者也乐见其投资的中国制造发展壮大以便分享红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博士认为,海外上市后中国企业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海外投资者都将成为其股东,西方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不但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同时也会损害海外投资者的利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后与海外投资者结成的红利联盟对改变中国制造出口的不利因素将会产生长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