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9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9版:基金周刊
    ◆主持人信箱
    如何制定 个人理财规划
    “五星”评级指引基金投资吗?
    ◆基金公司热线
    基金投资 老中青三代各取所需
    理性关注基金经理动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投资 老中青三代各取所需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宝盈基金北京区域经理 冯利
      时下,排队购买基金也成银行门口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基金火爆销售的同时,别忘了敲响警钟———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

      定期定投 不知不觉实现梦想

      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购买基金的时候可以选择定期定投的方式,定期定额投资基金会让年轻人自觉形成理财习惯,不知不觉中“积跬步致千里”,完成理财目标。具体的投资比例可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财公式计算:中高风险投资比例=100—投资人年龄,这样算来,如果是一名25岁的投资者,他可以进行中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大约占其可投资资产的75%左右。

      合理搭配 让有钱人更有钱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投资方面,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安全性,个人资产的稳定增长是他们追求的理财目标。中高风险投资的比例较年轻人也应有所降低,用理财公式计算一下,大致为可投资资产的50%—60%。与此同时,还可以拿出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进行定期定投。

      老年人投资要稳字当先

      老年人往往却很难承受市场波动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应急事件,比如生病等,更需要准备一定数额的应急钱。因此在基金投资策略上,应该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资产的稳健增值。投资于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的比例不宜过高,可以采取一笔投资与定期定投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最大程度地分散投资风险。除此以外,大部分资产应该更多地考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人民币理财以及储蓄等保本、低风险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