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理财
    红色星期一或可期待
    远见还是随机
    泡沫还在良性水平
    本周大盘仍将震荡上行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本周大盘仍将震荡上行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周五尾市出现急跌放量跳水现象,为后市大盘走势留下了悬念。本周大盘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大盘短线快速回靠短期均线之后,在强大买盘推动下股指仍可保持震荡上行的预期。

      一般而言,盘中急速跳水迹象的出现,要么是突发事件及市场传闻等利空因素影响所致,要么是快速上升途中股指短线脱离了轨道,引发多空力量的剧烈分歧,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行为。观察周末消息面,并没有出现过激的负面报道。虽然说上周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市场担心进一步调控政策出台,但目前管理层并没有发出严厉的降温措施,由此,市场短期政策导向负面冲击力量有限。

      那当前上升途中市场剧烈震荡仍属正常合理休整,短线做多的气氛仍然存在:首先,截至目前公布的近200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盈利增长明显超出预期,而出现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变革之后经营业务快速增长以及资产重组后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和证券市场投资收益,使得行业研究员也不断调高上市公司估值空间。其次,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A股新增开户数不断创新高,甚至部分储蓄正在转化为股市的投资资金,从而反映出新增资金源源不断地成为市场新鲜血液的动力源泉。最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于4月15日正式实施,虽然从法律层面上为金融期货的推出清除了路障,但是后续基础性工作仍需要较长时间,包括工商变更、行政许可等一系列法律手续还有待政策明朗之后逐步办理。这使上半年推出股指期货的预期降低,有利于大盘后市强势的延续。

      由于近期大盘的持续上涨,不少投资者陷入了盼跌的投资心理,在操作上进入了一种迷茫状态。笔者认为,目前不必过度的恐慌,眼前整体股价的理性投资价值还在,而买盘的力量依然强劲,居民储蓄逐步搬家转移到资本市场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真正意义的疯狂还远远没有到来。既然大盘趋势未有发生变化,就要寻求市场板块热点获利机会,比如,钢铁、有色、煤炭、医药等板块中优质个股适当逢低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