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理财
    红色星期一或可期待
    远见还是随机
    泡沫还在良性水平
    本周大盘仍将震荡上行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泡沫还在良性水平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金岩石

      

      今年美国投资类畅销书的作者Ken Fisher说:很多人以为股市投资人的行为不同,有傻瓜,有专家。其实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多数投资人的行为和思维与傻瓜相差无几,因为他们都认为投资是以经验和技术为基础的工艺(Craft)。但是用任何技术分析工具和经验研究数据来看当前的中国股市,人们都会大惊失色。在看到“2·27”暴跌和央行加息都止不住股市狂奔之后,我把对今明两年的预期高点都上调了20%,理由主要是基于对场内投资心理和场外资源注入的分析。

      泡沫和股市与生俱来,但股市的泡沫含量却因时因市而异。当前股市的问题应该是:泡沫含量是否处于良性水平?用股市泡沫生成的机理来分析中国股市,会看到股市泡沫有三大功能:1,优质资产的吸铁石;2,劣质资产的洗涤剂;3,投资情绪的温度表。投资情绪的升温必然提高股市的泡沫含量,但泡沫含量是否处于良性水平则取决于“两个注入”,一是买方的资金注入,二是卖方的资产注入。泡沫越高,“两个注入”的激励也越高,这时的股市泡沫就能够保持良性水平,并驱动股市持续上升。外部资源大举入市是有目共睹的,卖方的注资重组,整体上市,借壳运作,不绝于耳;买方的资金注入一看股民,二看基民。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发财大革命”,在财富饥渴的驱动下,新增注入与股市泡沫的互动几乎克服了任何短期暴跌的可能。

      但是,风险在加速积聚。有人研究了各国股市的“月度指标”:沪指3月5日至4月4日的月度涨幅是+18.2%,而美国标普500指数同样的月度涨幅自1825年至今有4次,其中3次发生在大股灾前的1932-33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历史上只有1999年12月和2000年2月两次,而后就是3月到次年9月超过76%的狂跌,可见中国股市的暴涨非比寻常。

      道可道,非常道。股市泡沫牵动的“两个注入”是真实的,而且注入的速度和质量都非常之高,这就保证了股市上扬的基本趋势在近期难以逆转。超常的涨幅随时可能找到借口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但在股市的泡沫含量仍为良性的状态之下,近期调整的深度很难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