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新股发行动态
    太保产险换将 张俊才功成身退
    重组安信未完 中信信托换牌暂缓
    申万:二季度有望冲上3800点
    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 将于5月下旬正式发布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限量发行60亿
    国泰人寿董事长易人
    长假期前持有国企备兑权证的考虑
    突破3500 基金公司改看多
    “笨钱”汹涌追“狂牛”
    S*ST云大将换股太平洋证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 将于5月下旬正式发布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钱晓涵

      

      记者在上周六召开的“2007上海铜铝峰会”上了解到,为全面客观反映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整体供需情况和景气程度,满足相关行业和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编制“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此项指数的编制工作有望在4月底完成,经论证验收后,将从5月下旬起每天12点在《上海有色金属网》上正式公开发布。

      从国外经验来看,重要经济领域都有相应指数的存在,指数用于客观、专业、真实地反映相关市场的总体状况,并能连续描述商品市场的历史,在商品市场及宏观经济分析中,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著名的指数有道琼斯-AIG指数(DJAIG)、标准普尔商品指数(SPCI)、LMEX金属期货指数等;我国自行开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也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我国是有色金属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我国最主要的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生产基地,其中,上海地区更是我国有色金属的贸易中心和集散地,据统计,2006年我国铜、铝、铅、锌、锡、镍六大金属的表观消费量分别为:354万吨、862万吨、253万吨、308万吨、14.4万吨、18.6万吨。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2006年铜材产量达259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的一半;铝材产量142万吨,占全国铝材产量的17%;其中,上海地区铜、铝等大金属的2006年期货成交量达19320万吨,铜、铝、铅、锌、锡、镍2006年的现货交易额高达830亿元。因此,“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童乐申在铜铝峰会上表示,“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将选取铜、铝、铅、锌、锡、镍六大运行比较成熟、行业代表性较强的有色金属品种作为成分进行编制,六大品种各占一定的权重,权重以我国2004-2006年的表观消费量乘以年均价的总金额来确定,按照有色金属市场的发展规律,权重每隔两年进行一次调整。

      童乐申指出,“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的问世,将有助于有色金属事业的繁荣,为相关金属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未来有色金属价格指数期货产品的开发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