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财经要闻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13:环球财讯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一季度基金凸现“小规模效应”
    老基金大力卖出 新基金不愿多买
    封基一季度 分红起跑
    泰达荷银安利宝再次打开申购
    牛市行情仍将继续
    长盛动态精选10份再派7.5元
    广发三基金跻身3元基金行列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限额60亿发行
    成交突增 两封闭式基金遭抢权
    富国天源基金18日起集中申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季度基金凸现“小规模效应”
    2007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基金有6只规模在10亿以内,其中4只规模小于2亿

      □本报记者 施俊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基金,有6只规模在10亿以内,其中4只规模小于2亿;而排名前30位的基金,有17只规模小于10亿,27只规模在20亿以内。东吴嘉禾基金经理助理魏立波表示,一季度基金业绩的分化一定程度是因为基金的“小规模效应”。

      魏立波介绍说,历史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市场中,5至20亿规模的股票型基金收益和投资运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也是所谓的“小规模效应”。这种效应的表现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20亿元以下规模基金,更适合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管理方式;二是10亿元以下超小规模基金,在抗风险方面能力较弱,3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则抗风险能力较强;三是2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更适合采取低股票配置的相对保守投资策略,如果采取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策略,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会降低。

      至于小盘基金为何能在2007年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大盘股在2006年连续上涨奠定了坚实的牛市平台,为今年成长类中小盘股的持续活跃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今年以来股市行情处于高位震荡整理中,中小规模基金抗跌能力强。而对于大基金来说,调仓换股则相对较难;而且,一些巨型基金往往要经历一个规模逐渐缩小的过程,面对这一过程中的大量赎回压力,基金净值难以有较好的表现。因此,整体而言,在2007年震荡向上格局中,小盘基金中出现“黑马”的几率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