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国际汽车特刊
  • T2:国际汽车特刊
  • T3:国际汽车特刊
  • T4:国际汽车特刊
  • T5:国际汽车特刊
  • T6:国际汽车特刊
  • T7:国际汽车特刊
  • T8:国际汽车特刊
  • T9:国际汽车特刊
  • T10:国际汽车特刊
  • T11:国际汽车特刊
  • T12:国际汽车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2版:国际汽车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2版:国际汽车特刊
    上市公司高管驾车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高管驾车报告
    2007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主办单位:上海证券报

      研究支持: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证券报对150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做了“公司高管最心仪的汽车调查”,调查问题包括他们心目中最心仪的私人用车、公务用车、豪华车、车展上最想看到的车型。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一、被访人群背景

      在本次调研中,70.5%的被访对象为总裁/董事长/总经理级别,27.9%的被访对象为部门经理/总监级别。他们分布在房地产(19.4%)、IT(17.7%)、制造(16.1%)、交通(14.5%)和金融(11.3%)等行业。总体来说,本次被访对象的行业分布广、职务等级高。

      被访者中有60.3%的人为男性,女性所占比例为39.7%。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38.1%)和41-50岁(50.8%)两个年龄段,11.1%的被访者年龄在50岁以上。

      85%的被访者的税前月收入集中在20500-50000元,其余15%的被访者分别分布在10000元以下、10001-20500元和50000元以上。被访者中,有39.7%的人拥有硕士学位,32.8%的拥有学士学位,27.6%的人拥有博士学位。

      从被访者的职业、收入和教育水平等背景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群是中高档车的主力购车人群,而且是二次购车的主力人群。

      二、公司高管最心仪的汽车

      当被访者被问及“您最心仪的私人用车是下列哪款车”时,在备选的十款车型中,三款车型最受欢迎: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和马自达6,选择这三款车的人达到了42.8%;自主品牌一汽奔腾的被选率为8.6%;POLO劲取和标致307为17%,福特福克斯、日产天籁、华晨尊驰和雪佛兰景程共占27.2%。其他的车型为凯迪拉克SLS、路虎、奔驰R350、宝马和吉普牧马人等,共占4.4%。选项主要覆盖了15万元以下、15万元-20万元和20万元-30万元三个价格区间。被访者心目中的最佳私人用车大部分定位在15万元以上。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3月份,我国中高级轿车销量中,凯美瑞、帕萨特领驭和雅阁分别以15540、9973和9879台的成绩占据了前三甲座次。从近几个月的数据上可以看出,三甲车型与其他车型相比拥有较明显的优势,奠定了我国中高级车市场的第一阵营。一汽奔腾在“2006 CCTV中国年度汽车”评比中,摘取了“2006CCTV中国年度自主品牌汽车”大奖。作为一款自主品牌的中高级轿车,奔腾轿车凭借合理的价位、性能、更低的油耗和精致的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当被访者被问及“您最心仪的公务用车是下列哪款车”时,在被选的十款车型中,丰田皇冠、奥迪、宝马、帕萨特领驭,以及沃尔沃S40排名靠前;自主品牌荣威750占6.5%;其他品牌凯迪拉克CTS、别克林荫大道和克莱斯勒300C等共占22.6%。选项除领驭和荣威外,主要是价格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

      奥迪A6、皇冠、宝马一直是2006年和2007年1-3月份销量最大的30万元以上车型,被消费者选中为情理之中的事情。自主品牌荣威750与合资品牌车型相比,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要稍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