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5版:信息披露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 暨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通知的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没有董事声明对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

      1.3 除独立董事李德毅委托独立董事王璞、董事赖伟德委托董事长苏振明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外,没有其他董事未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

      1.4 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5 公司董事长苏振明先生、总经理程春平先生、财务总监方军先生、财务部总经理周美茹女士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2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前10名股东中原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及限售条件

      单位:股

      

      4.3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3.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4.3.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新旧交替的关键一年。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顺利实现了新旧领导班子的交接,保持了公司业务的连续性及管理层的稳定性,在生产经营有序运营和业务开拓积极有效的前提下保持了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坚持依托自主产品与解决方案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收购兼并与自身发展并重的整体战略,积极深化实施业务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紧密围绕自主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及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三大类主营业务,逐步建立具有持续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业务模式。同时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加大市场开拓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证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持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发展,为后续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障经营业绩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公司在科技创新、企业管控、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和完善,取得了较好的发展。2006年公司积极提高整体软件生产能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先后荣获守信企业、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百强企业”及中国IT金榜十大卓越方案商等荣誉称号,并再次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进一步强化和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和完善了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方法,强化流程化、信息化、制度化,推动和保障了企业的规范化、现代化运作,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公司于2006年6月28日,通过了软件的集成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级认证评估,标志着公司的软件过程执行和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公司的软件过程能力和整体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9,598.7万元,同比增长20.8%;实现主营业务利润45,564.8万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利润总额10,951.6万元,同比增长49.3%;实现净利润5445.6万元,同比增长5.7%。

      在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中,自主软件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33.7万元,同比增长24.8%,占收入总额的16.8%,占比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软件外包服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35.7万元,同比增长100.3%,占收入总额的15.6%,占比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329.3万元,同比增长9.8%,占收入总额的67.6%,占比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公司三大主营业务规模都有平稳上升,主营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情况

      1、2006年公司继续围绕自主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及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三大主营业务积极开展工作。

      (1)自主软件产品

      大力发展自主软件产品,既是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的需要,也是体现公司品牌优势、成就战略目标的需要。2006年度,公司继续围绕以系统软件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中间件产品、物流产品和增值服务产品等五大类通用自主产品为核心的重点产品线,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加大产业化推广力度,努力打造公司自主产品的优势品牌,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

      Linux操作系统通过与长城、浪潮等PC厂商的战略合作,开拓了Linux预装市场份额,成为我国自主产品Linux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OEM数量之最;信息安全产品在不断完善产品性能的基础上稳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客户评价,同时注重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树立了较强的品牌优势,2006年度,中软防水墙产品曾先后荣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颁发的“年度推荐优秀软件产品”、“年度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等多项荣誉;中软业务基础平台(SWORD)通过在税务、信访等重点行业的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提高了整体软件生产能力和产品化能力,该平台将进一步在公司各级推广使用,充分体现了“产品与工程相结合”的经营发展思路。

      (2)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

      2006年公司通过“大工程战略”的实施,积极致力于涉及国计民生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充分体现了中软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在传统优势行业,如政府、金融、物流、电信、制造等优势领域继续深入核心应用,努力向纵深发展,经营规模及业绩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公司长期致力于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在税务行业方面,公司以“地税大集中”项目推广为核心,从产品的深度和市场的广度上加大了力度,成功签署了江苏省地税局税收征管系统软件开发、上海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改造项目和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广域网络改造项目等重大合同,在实现上海、江苏、山西、四川成功上线的基础上,广西、新疆等多个省市正在做推广前的准备工作。

      凭借多年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公司承接了国务院应急办下达的应急指挥通用软件项目,标志着公司将在应急指挥领域开拓更加广泛的市场。

      在审计行业方面,依托“金审工程”一期,继续向各地审计行业推广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现场审计管理系统,先后实现了湖南省、河南省、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等十余省市的推广和部署。此外,还承接了国家审计署相关软件升级开发、青岛市审计署委托的“社会保险联网审计”软件,为持续稳定发展建立了良好基础。

      金融行业在巩固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我国金融业由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管控能力、监管力度等方面的要求所带来的软件投入加大这一外部机遇,加大业务转型力度,继续向金融核心业务拓展。2006年成功中标并实施了西安商业银行金融统计综合报送系统、兴业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济南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等重大项目,公司承建的广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正式上线并进入项目试运行。

      物流行业坚持以“特种领域的物流系统”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数据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标准、系统实施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巩固并加强了现有市场的主导地位,为后续的推广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电信行业的铁路专用通信领域,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并巩固了较大份额的市场占有率优势,继续加大开拓力度,签署并实施了中国铁通数字调度系统、上海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浦东线)专用电话系统、铜九线CTT2000L/M专用数字通信系统等重大工程。在努力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还注重开发国际化业务,签订了委内瑞拉中西部铁路修复工程项目环境电源监控和光纤检测系统供货合同,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快速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制造行业的烟草领域,在全面完成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系统”一、二期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上,顺利开展烟草行业两期工程的有偿维护服务和技术支持,并同时启动该系统的三期工程。此外,还承接了包括西藏烟草专卖局信息系统、红塔集团卷烟生产经营附注决策管理系统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烟草行业的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在强化传统优势行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行业、新领域,在信访、民航、地铁、石油等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陆续签订了重要合同,为增强行业地位、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信访行业方面,成功签订了“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承接了该项目的全部软件开发任务,并按照国家信访局的要求,如期实现了系统的成功上线,获得了国家信访局的表彰,公司在信访领域的成功,再次夯实了中软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形象和地位,对公司在经济效益、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产生重要影响;新开拓的地铁行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签署了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工程合同;卫生行业领域中,农村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已成功地在多个省市推广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能源、民航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实际收益,分别签订了中石油广域网改进项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等大额合同,报告期内两个行业累计签订合同额已达亿元。

      (3)软件外包服务

      公司在不断强化国内业务的同时,依据国际化战略大力开拓国际业务,软件外包服务作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切入点,在2006年度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大连中软大力开展对日外包业务,公司控制子公司中软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软国际通过一系列收购整合,迅速扩大了软件外包业务规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中软与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元

      

      3、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万元

      

      4、主要供应商及主要客户情况

      公司向前5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6亿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39.86%;

      公司向前5名客户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05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7.5%。

      (三)资产构成情况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短期借款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未发生重大变动。

      (四)利润构成变化分析

      单位:元

      

      公司2006年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共计35,788.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07.53万元,同比增加26%,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合并报表期间不同所致。

      (五)现金流量构成情况

      单位:元

      

      2006年度,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46,354,077.41元,比去年下降65.46%,主要因子公司合并报表期间不同所致;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92,981,744.86元,比去年增长31.4%,主要是本年度减少了对外投资所致;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10,611,030.93元,比去年增长98.27%,主要因子公司收到投资增加的现金所致。

      (六)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1、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软香港)

      该公司原注册资本为700万元港币,主要从事股权投资管理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业务,本公司持有其99.3%的股权。2007年2月,本公司完成对其增资2000万港币,增资后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700万元港币,本公司持有其99.9985%的股权。该公司持有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8216,简称中软国际)26.23%的普通股股票,为其第一大股东。中软国际主要业务包括行业解决方案、自主软件的开发销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软件外包等方面的业务。报告期内来源于中软香港的净利润占本公司净利润的24.43%。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649,266,546.59元,净资产为84,292,320.12元;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9,617,848.63元,同比增长58.21%;主营业务利润170,849,133.81,同比增长101.36%;实现净利润13,399,902.06元,同比下降1.42%。

      2、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中标软件)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系统软件的开发,特别是基于Linux桌面、Linux服务器及Office办公套件软件及其解决方案的研发和产业化。其主要产品有包括中标普华Office办公套件在内的中标普华Linux桌面系统、中标普华Linux服务器系统、安全增强系统及其配套的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本公司持有其50%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91,890,891.18元,净资产为38,889,151.92元;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77,629.78元,同比增长12.73%;主营业务利润 7,120,730.93元,同比下降40.61%;净利润-9,715,535.88元,同比下降887.42%。该公司作为从事基础软件的企业,目前还处于培育期,为保持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加大了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3、北京中软融鑫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软融鑫)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金融领域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主要产品涵盖银行业务系统、金融统计分析系统、同城实时清算系统、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等。本公司持有其65%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6,667,713.54元,净资产为28,086,648.31元;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067,565.67元,同比增长37.75%;主营业务利润49,344,244.62元,同比增长105.64%;净利润8,320,368.08元,同比增长32.73%。该公司多年坚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新业务,有效扩大了市场规模和产品占有率,2006年成功完成了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银监会客户风险预警系统等重要项目,使得本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4、杭州中软安人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安人)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工商、税务、公安、信访等政府领域的呼叫中心开发和集成服务,主要产品有工商12315系统、税务12366系统、公安(110/119/122)三台合一系统及信访12345系统等,跟踪项目及在研产品有社保12333服务热线、工商整体解决方案、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物价局价格举报系统等。本公司持有其45%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6,941,846.93元,净资产为37,179,723.92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60,549.02元。

      5、北京中软万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软万维)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报告期内,该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延续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始拓展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领域,目前主要产品有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门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本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3,002,970.02元,净资产为14,021,847.08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07,790.72元。

      6、大连中软软件有限公司(简称大连中软)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要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业务,本公司持有其62%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2,232,219.08元,净资产为19,981,592.95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363,143.85元。

      7、深圳市中软创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创新)

      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主要产品有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输变电巡检系统、电力物资阳光采购系统、电力物资管理系统、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电厂ERP系统、供电局用电营销系统、供电局用电客户服务中心等。本公司持有其72.5%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8,422,765.68元,净资产为23,258,594.12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864,163.57元。

      8、杭州华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杭州华视)

      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高端机顶盒软硬件平台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公司持有其41%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8,835,768.48元,净资产为9,676,262.39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03,105.15元。

      9、北京中软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华泰)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7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产品包括中软Hua-Tech-2000型防火墙产品、中软Hua-Tech安全审计预警系统产品、中软Hua-Tech网站保护系统产品、中软Hua-Tech IDS 系统产品、中软Hua-Tech unitsecurity安全平台产品、中软Hua-Tech VPN安全网关产品等。本公司持有其70.97%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522,046.58元,净资产为-2,374,486.67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940,791.97元。

      10、广州中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广州中软)

      该公司原注册资本为42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电力、电信、金融和政府等行业和领域的系统集成业务和网络安全服务,主要客户为广东电力行业。本公司持有其52.38%的股权。2006年6月,以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共280万元转增注册资本至700万元,原股权结构不变。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1,182,932.25元,净资产为10,221,189.84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27,709.16元。

      11、天津中软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天津中软)

      (下转2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