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走出“市盈率迷津”
    对节能产品研制 应大力扶持
    信用记录岂能只对准消费者
    货币政策应防止出现过高资产泡沫
    年薪十万难以遏制医疗创收
    60人每天翻看报纸凸显信息监控之困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走出“市盈率迷津”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诸葛立早

      

      市盈率,现在已经成为中小投资者必须知晓的一个常用词了。这个股票可以买还是不可以买,“市盈率高不高?”对成熟的股民来说,往往是第一道问答题。

      这也算是一种“入市须知”吧。有关股票的估值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现金流贴现法,二是相对比较估值法。由于现金流贴现法在运用条件上的局限性,人们大多采用比较直观的相对比较估值法,即市盈率、市净率等方法。尤其在对股市进行估值时,人们更是喜欢常用市盈率方法。

      知易行难。时下,市盈率把人们脑筋搞糊涂的事,却时有发生。几乎在同一天的报纸上,同是议论市盈率问题,一篇文章称,A股市场的整体PE已经达到39.7倍的水平,一举接近40倍的大关,沪深300整体PE也达到36.65倍的高位,市场逐步步入高估值阶段。估值压力不断提高,市场风险随之也越积越大。而另一篇文章则称,综合机构对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预测平均值(一致预期)计算,沪深A股动态市盈率为28.19倍,与2005年6月3日上证指数998点时A股动态市盈率15.83倍相比,上升了78.08%。同期,沪深A股平均股价涨幅高达155.84%。由此得出,市盈率升幅仅为股价涨幅50.1%。市场人士认为,之所以A股动态市盈率增幅低于股价涨幅,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市场无“泡沫化上涨”。你看,针尖对麦芒,当面锣对面鼓。

      再仔细分析,发现他们用以分析问题的标杆有异。说高估的,引用的是2005年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用专业术语来说,叫“静态市盈率”;说市场没有“疯”的,引用的是最新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甚至还包括公司对今后两年的业绩预测,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动态市盈率”。标杆有异,结论焉能一致。这可以理解。只是为了“做多”,不惜拼命鼓吹“动态市盈率”;而为了“唱空”,又不惜连篇累牍鼓吹“静态市盈率”,那就有点“误人子弟”了。倘若随着自己操作行为的变化,“静态市盈率”与“动态市盈率”交替使用,则更是居心叵测、行为不端了。

      银河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李锋提出,“衡量一个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应该主要看市值权重较大的蓝筹股市盈率水平;根据市盈率水平确定股市投资价值,也要重点关注蓝筹股;要在总体上保证具体投资行为的安全,恐怕也要把目光更多投向蓝筹股、绩优股。”这是很有见地之语。 截至2007年3月底,对已公布年报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测算结果为34倍,而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等成分股平均市盈率在31倍左右。随着两税合并的实施和宏观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2007年、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均可保持在35%的水平,据此判断的2007年、2008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倍、16至19倍,属于合理水平。因此,这位朋友认为,当前我国股市的市盈率总体上还处于合理水平,但投资者要在股指较高的情况下避险,则应关注优质上市公司,尽量避免听消息、炒题材。我以为,他的分析,是颇为实事求是的。

      当然,总量分析不能替代结构分析,目前股市市盈率虽然还处于安全区域,但并不意味着个股和行业市盈率也都处于安全区域。对于投资者来说,看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应该更多着眼于这些大市值的蓝筹公司。以沪市的情况看,占总市值60%-70%的前50家大市公司贡献了利润的70%-80%,只有它们才能充分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特征。况且,买股票就是买未来。这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多数上市公司“领风气之先”,从每股收益来分析。宏观经济持续增长、股改及股权激励与市值考核、新会计政策、所得税改革等将使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长。据估算,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预计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5%左右,所得税改革预计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9%左右。据预测,2007年、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可望高达25%。“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在中国股市的市盈率问题上,需要高瞻远瞩,需要势如破竹。

      不刻舟求剑,不因循守旧,让我们以科学的估值方法,走出“市盈率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