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金融
    四外资子银行今起开门纳客
    督促银行改善服务 刘明康提八项要求
    三月份个险活跃 上海寿险一季度扭转颓势
    银保业绩季末冲高 中外资比拼渠道调整
    安信信托一季度扭亏 盈利272万元
    天安保险力争明年上市 不排除境内
    末日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极高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末日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极高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比联金融产品网址为www.kbcwarrants.com

      比联金融产品为亚洲活跃的衍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多元化产品,包括权证、结构性产品,并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详请可浏览比联网页。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投资者有机会损失全部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应充份理解权证特性及评估有关风险,或咨询专业顾问,以确保投资决定能符合个人及财务状况。

      (广告)

      末日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极高

      上期《国企备兑权证的周期》提及香港市面上备兑权证的存续期限一般较短,只有半年至一年。时至今年年初,香港权证发行商又推出了年期特长的权证, 如在2009年9月到期的中资国企金融认购权证(泛称“长玖轮”),这类权证的技术周期与其它一般标准证类似。一般标准证的周期可分为上市初期、上市中期、成熟期和即将到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权证,其市场特性和技术指标的表现差异较大。

      今期我们继而讨论即将到期的备兑权证,此类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尤其值得投资者注意。原因是末日备兑权证的技术风险凸现。认购权证愈接近到期,其年期与日俱减,意味着价外权证到期变成价内或持有权证的投资者最终能获得较大回报的潜在可能性愈低,同时,短年期权证价格对时间值损耗度极高,而年期愈短的权证引伸波幅敏感度也愈高于长年期权证,亦即该权证因引伸波幅上升或下跌而带来的潜在回报或风险愈高,因此,末日证持仓风险越高。

      权证的“3个1”风险指标:有效杠杆、对隐含波幅变化的敏感性及时间损耗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增加,这时权证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特别对于价外、高街货权证,如果正股向不利方向变动时,持货者可能争相抛售,权证价格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一旦出现正股急跌,相应权证的技术特性将出现末日证的特性,对正股敏感?、对隐含波幅敏感?及时间值损耗的潜在风险将急增。

      具体来讲,投资者买卖备兑权证多数是通过判断正股价格方向及权证的隐含波幅,以博取杠杆收益。有效杠杆是用来衡量权证价格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证剩余期限越短,有效杠杆越高。对于末日权证,如果股价向不利方向变动时,高有效杠杆使投资者的亏损也较大,甚至亏损全部的初始投资额。

      其次,权证隐含波幅敏感度变化的敏感性也随到期日临近,变得越来越高。假设国寿股价约22.35元,比较尚余三个月到期的价外证及价内权证,如其中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外水平约17%,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9%,而另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内水平约8%,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1.5%,可见价外末日权证来自引伸波幅敏感度的潜在风险,高于贴价及价内权证。末日权证价格较受市场投资气氛的影响,再配合较高的街货量,权证价格上落幅度较大,或者会出现权证与正股走势不一致。这时,投资者即使看对了正股方向,也未必能赢钱。

      最后,随着权证到期日的来临,权证时间价值的衰减速度也随之加快。时间值敏感度是计算这风险的指标,时间值损耗对已看错正股方向及波幅变化的投资者影响较大,假如一只末日权证价外水平高逾20%、且已接近权证的最后交易及到期日,其1周时间值损耗可以高达30%、甚至40%以上.如果正股一直处于横盘震荡,剩余期限较短的权证由于时间价值的迅速衰减而减少,特别对于价外的末日权证,如果正股价格再无有利的变化,权证很可能在时间价值的衰减中到期,因此投资者的持仓风险变大。

      需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当一份权证接近到期日,投资者不应该以隐含波幅去估计相关权证的估值水平高低。隐含波幅通常用来衡量权证价格的便贵,如果隐含波幅过高,权证价格偏贵,如果隐含波幅较低,表示权证价格较为便宜。但对于末日权证,我们应该关注权证是否有内在价值,其溢价率水平的高低,从而判断权证估值水平的高低。剩余期限长的权证,允许较高的溢价率,但对于末日权证,如果溢价率越高,权证到期打和的机会就较微,因而权证的持仓风险极大。  

      比联金融产品网址为www.kbcwarrants.com

      比联金融产品为亚洲活跃的衍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多元化产品,包括权证、结构性产品,并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详请可浏览比联网页。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投资者有机会损失全部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应充份理解权证特性及评估有关风险,或咨询专业顾问,以确保投资决定能符合个人及财务状况。

      (广告)

      末日备兑权证的

      持仓风险极高

      上期《国企备兑权证的周期》提及香港市面上备兑权证的存续期限一般较短,只有半年至一年。时至今年年初,香港权证发行商又推出了年期特长的权证, 如在2009年9月到期的中资国企金融认购权证(泛称“长玖轮”),这类权证的技术周期与其它一般标准证类似。一般标准证的周期可分为上市初期、上市中期、成熟期和即将到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权证,其市场特性和技术指标的表现差异较大。

      今期我们继而讨论即将到期的备兑权证,此类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尤其值得投资者注意。原因是末日备兑权证的技术风险凸现。认购权证愈接近到期,其年期与日俱减,意味着价外权证到期变成价内或持有权证的投资者最终能获得较大回报的潜在可能性愈低,同时,短年期权证价格对时间值损耗度极高,而年期愈短的权证引伸波幅敏感度也愈高于长年期权证,亦即该权证因引伸波幅上升或下跌而带来的潜在回报或风险愈高,因此,末日证持仓风险越高。

      权证的“3个1”风险指标:有效杠杆、对隐含波幅变化的敏感性及时间损耗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增加,这时权证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特别对于价外、高街货权证,如果正股向不利方向变动时,持货者可能争相抛售,权证价格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一旦出现正股急跌,相应权证的技术特性将出现末日证的特性,对正股敏感?、对隐含波幅敏感?及时间值损耗的潜在风险将急增。

      具体来讲,投资者买卖备兑权证多数是通过判断正股价格方向及权证的隐含波幅,以博取杠杆收益。有效杠杆是用来衡量权证价格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证剩余期限越短,有效杠杆越高。对于末日权证,如果股价向不利方向变动时,高有效杠杆使投资者的亏损也较大,甚至亏损全部的初始投资额。

      其次,权证隐含波幅敏感度变化的敏感性也随到期日临近,变得越来越高。假设国寿股价约22.35元,比较尚余三个月到期的价外证及价内权证,如其中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外水平约17%,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9%,而另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内水平约8%,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1.5%,可见价外末日权证来自引伸波幅敏感度的潜在风险,高于贴价及价内权证。末日权证价格较受市场投资气氛的影响,再配合较高的街货量,权证价格上落幅度较大,或者会出现权证与正股走势不一致。这时,投资者即使看对了正股方向,也未必能赢钱。

      最后,随着权证到期日的来临,权证时间价值的衰减速度也随之加快。时间值敏感度是计算这风险的指标,时间值损耗对已看错正股方向及波幅变化的投资者影响较大,假如一只末日权证价外水平高逾20%、且已接近权证的最后交易及到期日,其1周时间值损耗可以高达30%、甚至40%以上.如果正股一直处于横盘震荡,剩余期限较短的权证由于时间价值的迅速衰减而减少,特别对于价外的末日权证,如果正股价格再无有利的变化,权证很可能在时间价值的衰减中到期,因此投资者的持仓风险变大。

      需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当一份权证接近到期日,投资者不应该以隐含波幅去估计相关权证的估值水平高低。隐含波幅通常用来衡量权证价格的便贵,如果隐含波幅过高,权证价格偏贵,如果隐含波幅较低,表示权证价格较为便宜。但对于末日权证,我们应该关注权证是否有内在价值,其溢价率水平的高低,从而判断权证估值水平的高低。剩余期限长的权证,允许较高的溢价率,但对于末日权证,如果溢价率越高,权证到期打和的机会就较微,因而权证的持仓风险极大。  

      比联金融产品网址为www.kbcwarrants.com

      比联金融产品为亚洲活跃的衍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多元化产品,包括权证、结构性产品,并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详请可浏览比联网页。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投资者有可能损失全部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应充分理解权证特性及评估有关风险,或咨询专业顾问,以确保投资决定能符合个人及财务状况。

      (广告)

      公司派息对国企备兑权证的影响

      影响备兑权证的因素众多,如正股价格、波幅、剩余期限、无风险利率及股息等,其中股价及波幅是权证的主要影响因素。至于股息对权证价格的作用,投资者考虑较少。正值不少国企公布年报业绩及利润分配方案之际,持有国企备兑权证或打算入市的投资者,须留意国企派发股息的具体实施方案。

      从理论上讲,衡量股息对权证价格的影响程度时,投资者须考虑在除息日后,正股价格的下跌幅度。在所有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正股价格下跌,相应认购证的价值将随之下跌,认沽证的价值随之增加。

      在实际中,由于权证发行时,其定价已蕴涵正股派息的因素,理论上,公司派息对权证价格的影响一般也不大。不过,一旦个别国企中资股份并非拥有较长的上市历史及过往业绩,当不同证券行对其派息预期存在分歧,届时,投资者则不宜忽视公司派息对权证价格的影响。具体来讲,权证上市之前,发行商会根据上市公司过往的业绩及派息传统,预测在权证有效期内,未来可能派息次数及数量,将有关正股派息的因素计算在权证定价内。意即,权证的发行价已包含公司派息的因素,包括已经宣布要派发的股息以及预期未来将要派发的股息。如果正股派息的具体实施方案与预期所想一致,权证价格变化不大,投资者无须担心。但如果在派息宣布日,公司实际的派息方案与权证定价时的预期相去甚远,这时权证价格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在正股价格及波幅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派息数量较市场预期的要多,理论上,届时认购证价格或将会下跌,认沽证价格将会上涨;如果公司派息数量较市场预期的要少,理论上,届时认购证价格或将上涨,认沽证价格将会下跌。

      此外,除考虑派息对权证价格的影响,投资者还须预测正股价格及波幅受正股派息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方向。通常来说,公司派息意味着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具盈利能力,且决定派息回馈股东支持,其派息之举或对股价一般具有正面作用。这时对于认购证来说,如果股价及波幅上涨引起权证的上涨,能抵消实际派息高于市场预期对认购证的负面作用,投资者就不用急于沽出相关认购证。以刚在4月10日公布业绩的中石化为例,去年受惠国际油价高企, 勘探及开采业务表现理想, 但去年盈利仍录得30%增长, 达到539亿人民币, 为市场预期上限,末期派息11分人民币,略高于市场预期数据以及2005年末期派息9分人民币;当日, 中石化股价上升3.4%,权证投资者对个别中石化认购权证的买盘,抵消派息对认购证的负面作用的同时,或支持个别相关证价格上升,对于认沽证来说,如果股价上升但波幅下跌,对权证的作用侵蚀了实际派息高于市场预期对认沽证的正面作用,这时,投资者选择派息前介入相关认沽证也非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