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金融
    四外资子银行今起开门纳客
    督促银行改善服务 刘明康提八项要求
    三月份个险活跃 上海寿险一季度扭转颓势
    银保业绩季末冲高 中外资比拼渠道调整
    安信信托一季度扭亏 盈利272万元
    天安保险力争明年上市 不排除境内
    末日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极高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保业绩季末冲高 中外资比拼渠道调整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邹靓

      

      上海市银保市场的同比下滑,并没有让人感到意外。如一业内人士说的那样,2006年一季度银保飙升的历史不再会重演,但是2007年的银保市场依然值得期待。

      来自上海市同业公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银保业绩前三月单月业绩分别为6.50亿元、7.80亿元和11.18亿元。虽然一季度银保业绩同比下滑高达20%,单月保费收入也未冲破历史记录,但是单月超10亿元的银保业绩却引发了银保市场启动的联想。

      一中资寿险公司银保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季度银保同比业绩下滑在意料之中,3月的银保保费增长一来与业绩季末冲高有关,另一个也和资本市场形势见好引发保险理财产品特别是投连产品热销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友邦、太平洋安泰、恒康天安、中保康联、海康人寿等多家外资寿险公司在银保渠道加大投入,在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上都出现加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友邦的银保保费收入自2006年10月起,在该公司业绩中占比加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保渠道占友邦业绩的17%,而2006年该份额还不到10%。

      中保康联自年初开始发力银保渠道,3月份实现银保保费收入9000万元,环比增幅高达137%。受银保业务带动,中保康联成功超越中德安联,跻身上海市寿险市场前十。3月份中保康联业绩同比增长275.34%,排名第八。

      上述中资寿险公司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银保产品多为短期趸缴产品,不利于寿险公司稳定现金流,多家寿险公司一方面开始重视发展更具内涵价值的个险业务,一方面也在银保业务上做尝试。

      压缩银保业务以调整公司整体战略的方式在某些中资寿险公司中初露端倪,早年间以平安人寿为代表。此外,以太平洋人寿为代表的调整银保缴费期限方式也在践行之中,或变趸缴为期缴,或拉长缴费年限。业内人士称,缴费期限变化无疑将有利于寿险公司保持业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