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三剑客”激辩金融发展路径:先高端还是先低端
    尤努斯:“只贷不存”模式行不通
    陈德铭:中国正酝酿石油储备相关法律
    林毅夫的三个“不知道”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路演公告
    樊纲:消费不足源于国企获利不分红
    乐民信:中国考虑建碳排放交易市场
    傅成玉:中海油年内回归A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陈德铭:中国正酝酿石油储备相关法律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薛黎

      

      4月21日上午,“亚洲如何进行合作确保能源安全”论坛在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论坛上指出,能源问题是全球性的,要创造一个互利有惠的能源安全机制,中国等亚洲国家都应该加入这个机制。

      共同打击能源投机

      陈德铭表示,发达国家的节能措施和技术不应以高昂价格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而是应该无偿奉献给全人类。

      与会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也指出,目前全球只有20%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其他80%的发展中国家及贫穷国家大都要走上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将有一个高能耗的阶段,对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需要国家间乃至全球企业间的合作,尤其是技术开发合作,单独某一个国家、某一家企业都解决不了能源安全问题。

      在全球共谋能源安全的过程中,共同打击能源投机也成为了与会者的共识。陈德铭称:“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在油价从50多美元涨到七八十美元的时候,石油输出国和石油生产国确实都拿到了一块利润,但还不是全部,更多的一块利润被各国期货交易中的投机者拿去了。”现在石油价格跌至60多美元,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国家采取措施打击石油期货投机行为,陈德铭认为,这类行动还应该继续下去,而且各国政府应该联合起来采取行动。

      中国核电将发展到4000万千瓦

      陈德铭表示,中国最大的节能行动就是改变目前的发电结构,中国在最近几年里准备在有电网覆盖的地方淘汰十万千瓦级以下的发电机组,用一些先进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发电,这样每千瓦的发电耗煤可以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中国将优先选择耗煤低的发电技术,首先考虑风能、太阳能、核能,最后才考虑煤和天然气的发电,尽量减少碳的产生和排放。

      陈德铭说,现在我国的核能大概不到700万千瓦,计划到2020年要发展到4000万千瓦。他说,世界矿产能源是非常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时间,煤也就是150年至200年的使用时间。这就急需寻找到新的替代品,而目前的最好替代品就是核能。

      政府和企业都要有石油储备

      当被问到中国的石油储备战略时,陈德铭坦言,中国正在酝酿相关的法律文件,并制定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计划。

      他说,中国政府在若干年内要达到一定的石油储备量,在中国经营的石油企业也要有合理的储备。

      “至于这些储备布局的选址问题,应考虑到交通方便并紧邻现有的炼油厂等因素,当然储备库的建立也要符合环保、少占用土地和节约资金等原则。”陈德铭表示,保守估计,大概到2010年,我国的储备量能够达到年进口石油30天的量,而目前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必须是50天以上的量。

      陈德铭指出,在石油储备方面中国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还缺少资金。同时,国际油价仍然还在高位震荡,如果中国大量储备,对价格也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