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2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2版:钱沿周刊
    “双管齐下” 银行和储户合力缓解排队难
    叫停跨行查询收费与“危机公关”
    再次“撞车” 汽修厂骗赔招数曝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叫停跨行查询收费与“危机公关”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邹靓

      

      跨行查询收费风波,在一年多的纷争之后终于告一段落。除交行提前于4月18日行动之外,开收跨行查询费的另外几家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于4月20日零点起停收跨行查询费。

      中国银行业协会以行业规范为由,淡化此次收费风波。而银行的态度,则从一开始的“收费有理”,发展至银行业协会发布决议后的半个月里低调行事。在停止向消费者收取跨行查询费的同时,银行也表示,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然而回顾事件争执的整个过程,跨行查询收费风波究竟是单个的偶然事件,还是商业银行服务及价格体系积攒多年的矛盾的集中爆发,发人深省。

      近日来,银行排队事件备受关注。最早由上海市金融工委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全市100个银行网点进行调查,并就解决排队问题召开了沪上16家银行负责人会议,拟定改善窗口服务若干意见,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针对商业银行服务体系的议论焦点接踵而至,客户数量大、服务面广的大型银行首当其冲。

      据悉,五家大银行今年将在上海新投放1300台左右的自助设备以缓解供需矛盾。对此上海银监局新闻发言人坦言,银行提高服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为市场化主体的商业银行,改善服务质量不仅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其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必然之举。然而,矛盾显露似乎隐含着另一层含义:银行频繁推出的收费项目是否物有所值?在跨行查询收费叫停之后,跨行取现费、银行卡年费等收费项目是否同样遭受质疑?

      虽然收费是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但是事实证明,单方面的诉求如果不是以过硬的服务质量为依托,必然会遭遇消费者的反对乃至抵抗。商业银行除了被动接招、一事一议之外,清查整改服务漏洞应当是更为有效的危机公关手段。

      “网上银行怕黑客,电话银行怕截获,信用卡怕盗用,ATM机怕出错……”坊间流传的顺口溜历数了银行服务欠缺之处,这或可给商业银行提一个醒———商业银行要做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