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11版:艺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11版:艺术周刊
    香港苏富比海外名藏创佳绩 乾隆御制品高开高走
    “扬州八怪”的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香港苏富比海外名藏创佳绩 乾隆御制品高开高走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
      清乾隆御制翡翠
      阗玉扳指七件连御题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
      □学东

      

      香港苏富比此次春季拍卖推出了“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场以及“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这两个特色专场,成交结果令人欣喜。其中“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场上拍25件拍品,成交率达到100%,总成交额更是达到1.27亿元人民币。而随后进行的“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专拍”只有5件拍品上拍,但是成交额则达到了9662.4万元人民币,成交率80%,平均每件拍品的价格为2415.6万元人民币。可见“宫廷御制工艺品”依然炙手可热。

      “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场的拍品是藏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96年历经数个寒暑所收藏的。藏家依靠自己独特的收藏品位,从众多拍品中积累收藏了这批被很多人忽视的珍宝。这场专场的拍品大部分时出自于御窑和造办处的御制赏玩。主要是清器居多,而为数不多的明代精品也令各位买家眼前一亮。本场拍卖有4件拍品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人民币。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以2249.2万元成交。明成化《清华折枝蕃莲纹“八宝”纹出戟觚》以1362.2万元成交,此觚经专家介绍是成化初年制造的,画风活泼,不落俗套。另一件清乾隆《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以1140.4万元成交。而一件清雍正/乾隆《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以1085万元成交。这件梅瓶上面绘有八组枝叶茂密、果实丰硕的瑞果,充分体现出了富丽多变的粉彩特性。瑞果中的佛手、蟠桃、石榴又称为“三多”,取其“多福、多寿、多子”的吉祥寓意。而乾隆皇帝着迷的赏玩—《鎏金铜嵌宝石珍珠“太平有象”钟》以940万元人民币成交。此件造型以宝象立于须弥座上,背置宝瓶,其中嵌有英国制的怀表,象皮上铺满淡水珍珠。工艺之复杂难以想象。

      “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中件件拍品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是《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件连御题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以4688.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套盒装乾隆御用玉扳指制作、包装非常考究,显示出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物的基本特征。七件扳指中白玉扳指2件、比喻扳指2件、汉玉扳指1件,赤皮青玉扳指1件。扳指大小、样式相同。碧玉、青玉、汉玉这四件扳指上有御题诗。此件外盒为以剔红海鱼图圆漆盒,有盖和底两部分组成,雕工精细纯熟,波纹如丝。另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璧御题诗插屏》以3413.5万元成交。清乾隆《御制和阗碧玉暗刻填金乾隆御笔“山阴真面”玉册》以863.2万元成交,清乾隆《御制暗刻填金青玉“十六罗汉赞”玉册》以696.9万元成交。

      这两场专拍为今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贡献了2.1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占到春季拍卖整个成交额度20%,可见“宫廷艺术”的精品在香港市场更收藏家的喜爱,而法国的“海外名藏”专拍也可看出,这类拍品在国外并不居于主流收藏品的范围之中,一般被当作装饰品或者是赏玩。想必藏家选择香港市场无疑是看中了香港市场中藏家对明清两代无论是瓷器还是御制工艺品的热衷,而且这两年苏富比接连推出“宫廷艺术品”专拍引领了藏家的收藏方向,致使这类拍品在香港市场往往可以创下天价。无疑,香港市场坐稳了明清两代瓷器工艺品全球交易重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