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基金周刊
    王锋:投资机会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疯狂的 全民炒股
    中途退出基金的五大理由
    投资基金的至高境界是“忘记”
    宝盈基金推出 网上积分回馈活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锋:投资机会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投资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本报记者 王文清

      

      股市在3500点之上还有没有投资机会?市盈率高企的A股市场是否还具有成长性?华商领先成长基金经理王锋对这些投资者备感困惑的难题有他自己独立的看法。

      王锋认为:如果既够登高远望又能深入市井,那么你会发现目前股市没有被开采的金矿依然储量丰富。

      从平凡生活中捕捉投资机会

      王锋一直信奉投资机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察的理念。对许多投资机会的把握,现在回想起来,一方面有赖于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生活中的留心或观察。

      由于做投资这一行业已经多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留心,王锋的一个心得就是“在证券市场上对冲生活”。比如最近证券市场比较追捧的经济型酒店,在你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不时地有新店开张,进去体验一把,然后再分析它的经营模式、成本控制、市场等各个方面,并与一些星级酒店做对比,进一步分析发展前景,感觉不错,这样的公司必然是你投资选择的对象了。在出差或者探亲休假的时候,他都比较关注当地的上市公司,并争取能联系到上市公司进行拜访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第一手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往往在以后的投资上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观察,王锋认为目前市场的多重主题推动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其中资产重估还没有到位,大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仅仅是刚刚开始,特别是在消费升级和全球资源价格高涨的背景下,新的投资主题仍在不断诞生,因此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没有好的公司可以投资。衡量“主题”的关键标准是看它对经济影响的覆盖程度及持续时间。在这种思路下,要用较长远的眼光来衡量一家企业,从而摈弃很多短期噪声,从众多的公司中筛选出重点投资目标。在公司的选择上王锋倾向于能够长期为社会创造价值以及在相同成本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能力更高的公司。

      A股市场仍处于合理估值范围

      “我们认为A股市场估值目前仍处于合理范围内,并且具有提升动力,这使得我们对未来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

      王锋认为基于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他对目前市场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从整个市场的估值情况来看,在经历了2006年大幅上涨后,中标300指数目前的静态市盈率为35倍左右,看起来是比较高,但考虑到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长30%左右,中标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则为27倍左右。如果预计2007年GDP增长预计10%左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20%,则动态PE将进一步下降到22倍;2008年GDP预计增长9-10%,再加上内外所得税合并的效果,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增长25-30%,则市场动态PE下降到17-18倍,这仍是极具有投资价值的区间。这距离2001年股市顶点时62.27倍市盈率还相去甚远,“泡沫还不足以让机构恐惧”。

      对于引领未来市场的投资热点,王锋仍看好投资拉动的重点行业。国家重大项目投资、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自主创新、消费升级将是他选股的重点领域。

      王锋认为,未来3-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主要来自于投资,经济增长中的相当部分仍然来自于资本密集度的提高。而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不同性质资本的激烈竞争以及企业资本实力的提高,未来不仅仅是投资要素的增长,更是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将逐步转向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盈利能力也不断得以提高。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消费相对投资的不均衡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其积聚的爆发力越来越大,应密切关注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环境改善撬动消费的拐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