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治理股市“老鼠仓” 要引进国际惯例
    不能把节水 和涨价画等号
    寻找“资产富裕型公司”
    年内再次加息不宜过急有八大理由
    国有银行收费不应学外资银行
    企业亏损高管拿高薪扭曲激励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有银行收费不应学外资银行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博杰

      

      从4月23日起,汇丰、花旗、渣打、东亚四家在华转制外资法人银行开始向国内本地居民提供全面人民币业务。四家银行均表示,虽然对开户的个人客户没有起存金额的要求,但账户余额如果低于一定金额,银行将收取不菲的账户管理费,最高可达到300元/月。

      这则消息一出来,立即让国内银行有了新的辩解参照:“你看人家外资银行,小额收费比我们高得多!”一些时评作者也据此替国内银行圆场,认为国有银行对小额存款收费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而且,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国有银行收费的费用是非常少的。前段时间还常遭批评的小额存款收费,好像突然变得合理起来,而收费的国有银行也潇洒转身,变得底气十足。

      实际上,两者在收费方面并没有可比性,国有银行不应在收费方面向外资银行学习。理由如下: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国有”二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修饰,因为有了“国有”二字,过去财政曾经数次为银行数额惊人的坏账埋单,追根溯源来源于纳税人的贡献,来自于公众的牺牲。从这个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有回报民众的义务,也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它不能完全走向功利化。而且,对小额存款收费并非什么国际惯例,许多国家银行有对此项服务收费的,也有不收费的,所谓国际惯例的说法早就被人揭穿了。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外资银行不同。外资银行受网点少、业务范围小的局限,只能定位于为大客户服务,而收费实际上是他们筛选客户的不得已之举。倘若外资银行的网点也像国有商业银行这样遍及各个角落,它们为了赢得业务也会率先取消这项收费。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外资争夺尖端客户的竞争中,由于受目前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倘若再放弃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广大普通客户,无疑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我国国有银行的地位本身就决定着,它应该通过取消收费或降低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外资银行展开差异化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赢得广泛的客户资源,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第三,服务水准不同。外资银行倘若设立收费项目,必然有优质的服务相对应(比如“一对一”的贴身服务),否则,它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对某项服务收费而损伤自己的形象,失去一部分客户。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小额存款户收费的同时,并未有对应的服务,因为许多小额存款户本身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生具体业务。实际上,这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小额存款户的资金,银行可用于放贷创收,即使不再额外收费,银行也已经从中受益。

      当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定位不同,我们也不能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像外资银行那样的服务。昨天,有媒体记者对外资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体验,体验的结果是:外资银行都非常热情,而在国有银行办理业务则不得不排起长队。这种反差的确应该让国有银行觉醒,让它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

      但是,我们也不能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一定做到外资银行那样的程度,因为这种要求在目前并不现实。外资银行收费高,它们可以提供诸如“一对一”这样的非常人性化的服务,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还不具备这种条件。

      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全新的服务理念,不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理念会造成冲击,也将对我国民众的选择带来影响。不管怎么说,一个全新时代已经开始,国有银行在收费方面不能向外资银行学习,要学习就应该学习它们竭尽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务实作风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