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治理股市“老鼠仓” 要引进国际惯例
    不能把节水 和涨价画等号
    寻找“资产富裕型公司”
    年内再次加息不宜过急有八大理由
    国有银行收费不应学外资银行
    企业亏损高管拿高薪扭曲激励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内再次加息不宜过急有八大理由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最新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大体上健康良好,目前还不是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的恰当时机,若央行急于实施年内二次加息,很可能会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不是单纯“压增长”,而是着力于调整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人民币本来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旦实施加息,重估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也越发艰难。

      □张新法

      

      国家统计局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上对有关数据的解读见仁见智,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已出现过热的苗头,必须马上采取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进行“预调”,以抑制出现经济过热。

      这种观点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它太前瞻、太“远虑”了,因而不合时宜。因为,最新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大体上健康良好,目前还不是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的恰当时机,若央行急于实施年内二次加息,很可能会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既“快”又“好”的经济不需要加息。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尽管偏快,但增长的动力结构得到初步改善,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而消费增长出现加速,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的状况开始得以改善,外贸顺差在3月份也出现了较大回落。这表明,目前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是靠内需尤其是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开始加强。

      第二,偏快不代表过热。尽管增长之快超出预期,但“快”不等于“热”,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而言,增长仍是硬道理。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不是单纯“压增长”,而是着力于调整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的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的苗头,投资并未出现大幅反弹,信贷投放的增长有其合理性,各种物价指数的上涨也比较温和。

      第三,投资增速的小幅回升不足以使央行扣动加息扳机。投资增速与去年同比虽然回落明显,但从今年的进度来看还是在小幅回升的,目前支持和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都存在,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会使投资增速保持在一个相对高位运行,但比去年会小幅回落。一方面,一批大型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的延续、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及现行政绩考核体制导致的地方政府较为强劲的投资冲动会对投资增速形成高位支撑,但另一方面,这几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促使投资增长向理性回归。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会对投资增长形成制约,信贷环境的继续趋紧也对投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整合减少了盲目和重复投资的机会,投资的结构也开始得以改善,有其合理增长的一面。据此认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进入适度增长区间,仅就眼下的投资数据看,不存在加息进行预调的理由。

      第四,正确看待目前的物价上涨。第一季度的各类物价指数仍处于正常区间,并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从类别看,目前物价上涨的动力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带动,并没有出现经济过热时价格的全面上扬。作为物价先行指标的PPI,一年多来一直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今年以来更是步步走低,已从1月份的3.3%回落至3月份的2.5%。当然,在未来几个月内,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很有可能推动物价继续上涨,但即使如此,央行在加息问题上的“相机抉择”仍然不应该太急。

      第五,用加息抑制信贷对投资的增长缺乏针对性。首先,信贷投放流入了投资领域是个伪命题。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678亿元,其中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157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仅同比多增100亿元。可以说,信贷资金的增量部分并没有流入投资领域,反而大多流向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其次,加息对抑制投资的作用有限。相较于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和政府的行政法律手段,加息对抑制投资所起的作用有其局限性,也不能收到有保有压的效果。

      第六,仓促加息不利于消费增长。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3月份增长15.3%)。应该说,消费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加速增长的势头,这也一直是政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所在。但必须看到,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一季度消费之所以出现较明显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收入的增长所致。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来之不易,居民消费出现快速增长更是难得,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能否持续,还具有不确定性。根据消费与储蓄的关系,若上调存贷款利率无疑会打击消费者信心,尤其对采用消费信贷的大宗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

      第七,加息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去的数据显示,每次利率上调,都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大幅飚升,然后又导致流动性膨胀、贷款扩张、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现在,国内经济并未出现过热,人民币本来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旦实施加息,重估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也越发艰难。

      第八,对年初以来实施的紧缩政策的效果尚待冷静观察。今年一季度,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央行已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频密出台的紧缩措施已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正日趋紧缩。这些紧缩措施的实施效果到底如何,应该说现在尚未完全体现出来,目前仍处于“观察期”。既是观察期,还是以静制动为上策。

      (作者单位:银河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