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时事·国内
  • 6:价值报告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电监会将定期发布监管报告
    我央企与沙特建全球最大铝电基地
    我国黄金消费 居世界第三位
    “煤”“气”开发步入综合勘采时代
    中钢集团加速筹建印度钢厂
    金川看好镍铜价格
    中国钢铁业的吸引力和脆弱点
    中船重工携两大外企合建发动机厂
    宝钢欲在巴西建钢锭厂“峰回路转”
    山东太阳能热利用 产业年均增速30%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钢铁业的吸引力和脆弱点
    2007年04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虞利

      

      与去年的会议相比,今年如期举办的第五届远东钢铁会议人气旺了很多,无论是开幕式还是钢铁分会和铁矿石分会,基本上座无虚席。记者仔细思考下觉得,去年今时,国内钢厂刚刚从市场低谷爬出来,前景也是不甚明朗,自然聚集不了人气,但经过大半年时间,谁也没想到中国钢厂却赚了个盆满钵满,也就吸引了更多想赚中国钢厂钱的合作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日本某大型钢厂的中国代表曾表示,没想到中国钢铁业去年在产能增加如此多的情况下还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而且在今年初对中国钢市也并不抱乐观态度。事实上,日本等国的钢铁企业早已在中国积极搜集相关市场信息以进行分析判断,而中国去年一跃成为钢材出口大国更是让国际市场吃惊。

      对中国钢铁业如此重大的转变,很多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其威力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钢厂获得的丰厚利润更加吸引了海内外相关产业的投资者来到中国,矿山开发、下游加工、物流配送、船队海运、冶炼设备无所不包,美国人、印度人、巴西人五大洲应有尽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中国钢厂看到自己,关注自己,再进行合作”。

      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中国钢铁业的脆弱神经,印度铁矿出口征税就使得国内不少钢厂寝食难安,虽然一些大型钢厂很少使用印度矿,但不少中小型钢厂的用量却比较大,一位西南钢厂的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印矿出口征税使印矿价格上涨对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近几天都没有采购印度矿的宝钢则未受影响,宝钢国贸公司总经理李庆予则说,这给中国钢铁业界敲响了警钟。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莱钢集团副总经理张胜生也表示,海外开发资源将成为趋势,但切忌一哄而起。

      此次会议上,澳大利亚企业更是带来了小型铁矿石行业的发展计划以吸引中国投资者,但此前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高层就向记者表示,本土的大型矿床已基本被大企业所占据,今后开发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市场前景也并不明朗,中国钢厂目前的态势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