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空涨、虚跌”乱相生 房价数字怪圈仍待破解
    投资风向
    房价过高是经济过热忧虑的根源
    八成网民认为 上半年将再加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风向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投资风向

      土地:

      二线城市网罗上海开发商

      2007年头4个月,上海一直未有新的经营性用地供应上市。遭受土地“荒灾”之苦的上海开发商们,便成为其他省市土地市场的吸引目标。继去年前来上海进行土地推介之后,江苏省镇江市日前再次组织团队,选择13幅总面积约5100亩的土地来沪进行推介。

      据悉,此次镇江市政府选择了位于南徐新中心区、北部滨水区以及镇江新区范围内,单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13宗用地,其中,定位为新型住宅区的南徐新中心用地2000亩;建成新兴旅游区和中高档住宅区的北部滨水区推地约2100亩;镇江新区范围内推行430亩,再加上其他地区用地,共计5100亩土地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镇江市仍然实行“先招商推介、再上市交易”的原则,土地推介会上屡屡可见上海各大开发商的“身影”。嘉华投资、上海万科以及保利地产等实力企业皆前往探营。据镇江市相关领导介绍,对于此次推介的经营性用地市场出让,镇江市将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不饱和”供地原则,今年继续下降20%的供应比例;其次,实行打造环境、净地上市的推行原则,以最大限度显化土地资产价值。(唐文祺)

      金融:

      高盛预测半年内三次加息

      最新发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已为3.3%,针对未来发展形势,高盛银行表示,在今年接下来两个季度中,央行有可能会完成三次加息。

      在高盛的报告中指出,加息等市场手段将成为新一轮宏调的主要基调。同时,高盛还改变了此前“加息一次”的保守看法,认为“今年二三季度,政府可能三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每次幅度为27个基点,下次利率调整很可能就在近期发生”。

      高盛在这份报告中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充分放大。该报告认为,加剧政府出台政策调控措施的风险的主要指标有,诸如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贷款和投资的加速增长以及过度繁荣的国内股市等因素,且皆为清一色的金融指标。

      高盛最后表示,如果今年二季度贷款增长加快,央行可能加大通过行政措施来抑制放贷的力度。

      (唐文祺)

      房价:

      一季度房价涨幅有所回升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今年1、2、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在6.0%上下波动。其中,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0%,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虽然整体幅度平缓,但部分中心城市依然表现上涨较快。深圳同比上涨10.7%,长沙同比上涨10.1%,北京同比上涨9.9%,广州同比上涨8.6%,成都同比上涨8.4%,福州同比上涨8.0%,厦门同比上涨7.7%。

      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部分中心城市房价仍然偏高,且上涨较快。其次,今年一季度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所占比例不高,仅为商品住宅投资的16.1%。此外,住房保障制度、供应体系、调控体系皆有不完善之处,对于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李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