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D9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92版:信息披露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等)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董事许兆滨,因工作原因无法出席,委托董事郭文建代为行使表决权。

      独立董事张民智,因工作原因无法出席,委托独立董事谢康代为行使表决权。

      独立董事贾华章,因工作原因无法出席,未委托其他独立董事。

      董事翟才忠,因工作原因无法出席,未委托其他董事。

      1.3 大连华连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亦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1.4 公司负责人张毅,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潘福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许金卓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注:该公司已于2006年11月27日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2007年3月8日该公司企业监管组成立。)

      法人代表:邓龙龙

      注册资本:29,612,000美元

      成立日期:1991年6月29日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各种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研制、生产及其工程承接。技术引进,技术培训。

      (2)自然人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姓名:邓龙龙(注:其因涉嫌挪用公司资金等罪现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相关案件在调查中。)

      国籍:中国

      最近五年内职务: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2月5日前本公司董事长。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1)、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因2004、2005年连续两年亏损,2006年成为公司保住上市地位的关键一年。在大股东巨额占款未还、银行贷款与担保纠纷未得到解决、公司资金压力仍然巨大、面临退市风险的恶劣经营环境下,公司经营班子和员工团队在压力和困难底下,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使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好转,实现了全年扭亏为盈,消除了2007年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2006年公司在电信语音增值新业务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大容量、高稳定性的新太磐石Ⅱ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在四川电信眉山局试点成功并已验收,其主要面向3G和NGN的发展,为公司在新一代3G和NGN网络时代中的产品与技术储备奠定了基础;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的OpenEAP2.0系统开发完成并已试点成功,其主要适合企业级的语音平台应用,使公司产品更加灵活多变,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ADSL测试头V2.5.1荣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浙江已经打开市场;新太IT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系统,通过了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的验收,鉴定委员会对此项目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一致认定该项目技术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报告期公司新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3项,截止目前共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3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产品:语音增值业务平台的销售呈现较好的增长,签订了浙江电信2006年声讯扩容合同、河北网通2006年全省160/168声讯系统升级、山西省通信声讯SP管理平台及部分地市声讯系统扩容、中国电信全国电话信息服务平台四期工程、山东网通语音增值业务综合平台、广东深圳160集中平台新建项目等共计1.4045亿合同额,合同签订量较2005年增长了40%。在市场反应能力方面也表现突出,中国电信06年初刚刚推出号码百事通业务,公司就凭借良好的技术和对客户需求的恰当把握,在市场中立稳脚跟,先后签订了多个省市的号码百事通合同,并在与强劲对手的正面竞争中取得胜利,体现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语音业务市场中强大的竞争优势。2006年为加快资金回笼,缓解资金压力,公司狠抓工程实施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年收款1.5975亿,与2005年大致持平,但当年签订合同的回款率达到55%,属历年较高水平。全年累计实施/完成工程项目571个、新开工工程项目209个、初验验收工程项目185个、终验验收工程项目177个,当年合同实施完成率达到70%,比往年均有所提高。

      2006年公司继续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各一级部门均超额完成了公司制定的考核指标,公司实行的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维持良好,人员稳定、企业凝聚力不断加强。截止2006年底,公司共有正式员工227人(未含控股子公司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及工程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8%,本科以上员工占全体员工的65%,员工平均年龄30岁。公司人员稳定,队伍团结,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形成一支技术过硬、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团队。

      公司在报告期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法律措施,尽量免除因大股东违规担保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经过努力,使部分在一审中判决公司承担全部担保责任的案件,在二审中改判公司承担部分责任。同时公司积极与债权银行协商债务重组方案,召开多次债权人会议,为2007年争取与各家银行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打下了基础。目前公司正积极与债权银行沟通债务和解方案,以尽快解决债务问题,保证公司能有一个正常、稳定的经营环境。

      在追讨大股东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子公司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工作中,董事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并配合监管部门的各项调查工作,与政府及监管部门及时沟通,得到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大股东已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并被法院受理,破产企业监管组已经成立并运作,公司已委派代表加入监管组,公司已经申报债权、等待清算,公司将尽可能地争取挽回或减少因大股东资金占用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公司第二大股东辽渔集团采取现金还款方式,已全部还清了对公司的欠款9481.86万元。

      2)、主营业务的范围及其经营状况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仍然是计算机新产品开发、研制及相关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引进以及技术服务。批发和零售贸易(国家专营专控商品除外)。

      报告期主要业务为:电信增值业务平台、语音增值业务系统、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集成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71.88万元,比上年度减少4,304.38万元,降幅为20.42%,主要由于控股子公司电子销售类业务萎缩,收入大幅降低所致。2006年度公司着力拓展核心业务,母公司以CTI为核心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862.54万元,较上年度增长8.18%。

      报告期实现主营业务利润6,267.9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604.41万元,由于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的CTI产品上,压缩了毛利水平较低的电子产品销售业务,使整体毛利水平得以提高。

      报告期实现净利润1,709.72万元,2006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水平有较大提升,各项日常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有所降低,同时辽渔集团归还了所欠款项,使原来计提的坏账准备冲回大幅减少了本年的管理费用,上述因素对本年度盈利起到了重要的正面作用,此外,逾期银行贷款利息的增加、新增预计负债损失等也对公司业绩构成沉重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本年度的利润水平。

      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总额为3,732.23万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22.25%;公司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合计3,563.88万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36.81%;

      3)、公司资产结构及财务数据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8,264.8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合计24,554.45万元,固定资产净额13,639万元,长期投资71.44万元;负债总额为49,697.15万元,其中:流动负债49,392.15万元,长期负债305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为-11,494.38万元,其中:股本20,818.02万元,资本公积48,375.94万元,盈余公积6,345.29万元,未分配利润-85,150.16万元。

      报告期末总资产比上年度末减少1,124.69万元,降幅为2.86%,其中:货币资金报告期末为12,584.1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7,903.84万元,主要由于第二大股东辽渔集团本年度归还欠款所致;应收款项报告期末余额为6,072.35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435.52万元,主要由于本年度公司合同回款情况较好所致;其他应收款报告期末余额为2,303.60万元,上年度末减少4,831.24万元,主要由于辽渔集团本年度归还了所欠款项所致。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比上年度末减少2,680.92万元,减幅为5.12%。其中:短期借款减少1,913.57万元、应付账款减少454.80万元;其他应付款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加了2,880.66万元,主要原因为欠缴的逾期银行贷款利息由预提利息费用转入其他应付款所致;预计负债报告期末余额为14,832.06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743.99万元,主要由于贷款担保形成的负债执行或冲回所致。

      报告期末股东权益比上年度末增加1,556.06万元,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实现净利润1,709.72万元、由于子公司亏损新增未确认投资损失658.95万元,同时由于本年度与兴业银行就原贷款担保连带责任形成的债务达成和解,豁免公司债务505.29万元增加资本公积所致。

      资产负债率上年度末为132.97%,报告期末为129.88%,公司目前仍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本报告期营业费用4,190.28万元,比上期减少1,566.18万元,降低比率为27.21%,主要原因为公司为度过危机,大幅调整人员编制、缩减项目费用,致使员工薪酬等各项费用大幅降低。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为-1,452.99万元,比上期减少11,375.77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辽渔集团本期全额归还了所欠公司款项,致使计提的坏帐准备本期全部冲回,同时,由于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大量项目停止运作,与之相关的设备计提了减值准备,致使公司的折旧费用及人员工资大幅降低。

      本报告期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增加2,331.67万元,原因主要为公司在以前年度预计的担保损失,本期因终审改判等原因转回所致,本期预计担保损失转回2,327.55万元。

      本报告期营业外支出较上期减少20,295.46万元,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公司上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担保损失的数额较大,本期大幅降低,本期新增预计担保损失为913.54万元。

      4)、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净额为10,659.35万元,其中本期收到公司第二大股东辽渔集团归还欠款9,481.86万元,是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本年度公司合同项目回款情况良好,公司大力压缩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也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主要原因的影响。

      5)、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2006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新太科技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停止新业务,主要进行以往业务收尾工作。

      广州新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常运作,主要开展计算机、终端成品批发、销售业务,共有员工4人,2006年完成销售收入3,158.82万元,净利润1.73万元。

      广州新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因经营不善进行了业务调整,除112测试卡业务以承包方式继续进行外,其余业务均已停止。

      因公司诉讼导致我司全部子公司的股权被司法冻结,因而暂无法对已停业的控股子公司进行工商注消。

      2、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1)、2007年行业前景乐观,将充满新市场机遇

      2007年,中国3G的发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中国移动3G项目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招标,整体工作已全面铺开,出现了新的投资机会。而中国电信的核心骨干网也正逐步向NGN 完成过渡,运营商设备面临升级。同时近几年来,整个电信增值业务的市场规模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信增值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4倍,2006年电信增值业务收入占电信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4%,今后这一比重还将继续扩大。这对新太科技来说,意味着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和新市场机会的到来。

      另外,随着这些年来IT系统用户对服务价值的认可逐步提高,我公司有偿收费服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初成气候。公司目前在用户现场运行的平台有300多套, 初步估算2007年可签订收费服务的合同额超过2000万元,这是一个高利润而且具有一定增长性的市场,2007年公司也可在这一类服务产品上提高能力和市场空间。

      2)、2007年公司产品战略

      -巩固现有市场,确定公司在增值业务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下转D9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