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4000点被快速突破,3000点已成底部,先行者已然遥望万点。在目前阶段,看多看空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清晰的标准,以及良好的执行力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在此,可以列举同行们的三种策略:其一,熊市老战士只卖不买,决不开新仓。越涨,他们的持仓比例越低。他们锁定了之前的利润,最大的风险是踏空今后的疯狂行情。真正选择了这条道路的人,如果内心是坚定的,也无所谓。人不可能把世界上的钱都赚完。熊市中很滋润的人,牛市中可能备受煎熬。其二,买入持有类。这类人认定了股权投资是抵御通货膨胀、财富增值的好办法。因此,愿意选择“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遗产留给后代。作为长期投资者,最终是靠企业利润增长和相应的估值增长来赚钱的。而不是靠市场估值、其他投资者投票来赚钱的。本质上来说,有没有交易、有没有流通对他们是不重要的。其三,充分利用股改这一制度性变化,发掘企业质变的爆炸性机会。无论公募和私募基金中,都有相当一批人在积极行动。他们是当前市场上最活跃的一群,今年的收益率也相当惊人。有人说他们是投机分子,我不能完全苟同。一些公司,虽然不能说是皇冠上的明珠,但在刚刚发掘的时候,的确是有亮点的,某种意义上是估值偏低的。
可见,条条道路通罗马,关键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我看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指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知道市场处于什么阶段,风险在哪里,有多少收益;同时要贵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哪里一定要清楚;其次,谋定而后动。在尽可能充分掌握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慎重的决定。这是第二步。第三,承担这个决定的结果。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因此,我很佩服这样一些股民朋友。他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决定会带来何种结果,并做好了承担这种结果的准备,也为这个决定做出了应对的策略。他们想好了,当市场趋势和自己的判断和操作有背离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他们从不意气用事、一拍脑袋就决策、一看涨跌就下单。
首先,最谨慎的这派人,他们是熊市的大赢家,作为熊市的老战士,他们选择退出市场有充分的理由。从投资逻辑和投资哲学上说,现在是他们看不懂的市场,既然看不懂,既然是一个繁忙而热闹的市场,是他们所不熟悉和擅长的,则无论是从保住“晚节”,还是坚持自己的哲学,离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这么做的结果,他们也想得很清楚了。他们在3500—4000点区间选择了离开,市场有可能涨到8000点,甚至万点,他们也不眼红,不羡慕。毕竟从2003年以来的熊市中和牛市的初期,他们已经有几十倍的利润,保住胜利成果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他们认为,踏空不是风险,踏空,大不了是少赚了很多钱,但并没有亏损,高位空翻多才是最大的风险,有可能把之前丰厚的利润大幅回吐。为避免这个冲动,他们中的一些选择了旅游、打球,逐渐远离市场。
其次是耐心持有蓝筹成长股的人,其风险包括两方面:第一,阶段性的股价涨幅大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因此,他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用耐心、通过足够长时间的持有,来获得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那部分利润;他们早已想好,不跟市场博弈;第二,市场层面的风险,最近几个月,大盘疯狂上涨,但蓝筹跑输大盘,有可能蓝筹股在大盘涨的时候没跟上,大盘因政策或银根收紧等因素下跌的时候,蓝筹一样有份。对于这样的市况,他们乐见其成,因为下跌是风险的释放,下跌后充分的换手,有效的热点切换,对牛市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他们虽然可能忍受短期的波动,遭受市值的损失,但鉴于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信心,耐心地持有,会带来合理的回报。毕竟,他们反复检视持股的公司,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还是很清晰和明确的。而他们追求的,仅仅是合理回报,并没有打算追求暴利。
至于做项目、搞重组的那批人,他们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尤其是与一些政府部门和上市公司等方面的关系,他们也有大量的研究员、调研员,去跟踪这些项目。虽然是暴利项目,但也极有可能因重组不成而出现滑铁卢,因此,充分的分散和有效的组合是很有必要的。尽管不排除有重组失败的,但只要有大部分都成功,其收益率就是非常高的。充分意识到资产注入、重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的合理分散,是他们的应对之策。
人要时刻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无论投资、就业还是生活,大道理都是一样的。知易行难,要做到这些,必须每日三省,时时修炼。这是一个最好的时刻,也是一个最坏的时刻。这取决于我们怎么去看,怎么去想,怎么去行动,以及有怎样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