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1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功能独特 机构热衷债券远期交易
    流动性回笼:央行重担在肩
    人民币昨微涨6个基点
    数据传闻加剧紧缩预期
    受困加息预期 投资久期宜短避长
    降息预期趋冷 美元企稳回升
    本周净回笼资金量再超千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动性回笼:央行重担在肩
    2007年05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不计昨天发行的定向央票和下周执行的准备金率上调,未来二季度内央行仍需回笼约10300亿元。如不发生其他情况(主要指外汇投资公司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发行),预计央行会在5月份再宣布一次准备金率上调,执行时间则可能选在6月的上半月。同时,也不能排除央行根据信贷和投资数据,再发行一次定向央票的可能

      □兴业银行 鲁政委

      

      基于第一季度及此前流动性回笼情况的对比分析显示,今年央行的流动性回笼力度明显加大。如果这种力度在第二季度继续维持,那么,给定其他情况不变,央行可能会在5月份宣布年内的第五次准备金率上调,而执行日期则可能选择在6月的上半月,且不排除在信贷和投资数据的烘托下,再发行一次(不含5月11日已公布的3年期定向央票发行计划)定向央票的可能。

      一季度对冲力度处历史次高

      在我国当前货币金融格局下,央票到期量和外汇占款增加额两项,构成了我国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而准备金率上调、定向央票和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央票发行,则构成了回笼的主要手段。据此,我们尝试对第一季度央行的流动性对冲力度作一个大致评估。

      我们假定(央票发行量+定向央票量+准备金上调冻结额)为货币“总回笼量”,而(央票到期量+外汇占款新增量)为货币“总投放量”,以“总回笼-总投放比”(以百分比表示)表示对冲力度,结果由附表给出。

      结果显示,以“总回笼-总投放比”来衡量的对冲系数高达114.5%,不仅接近2006年第四季度的2倍,而且比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第二季度,为101.3%)还高出13.2个百分点。这明确显示:央行今年第一季度的确明显加大了货币回笼力度;不仅外汇占款和央票到期所释放的流动性全部被回收,而且还回收了历史形成的部分流动性。

      利用该指标我们还可看到,在2005Q1-2007Q2这段时间里,央行完全对冲了当期所释放的流动性的,只有两次,即2006年第二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在其他时间,央行的对冲力度均明显不及流动性的投放力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累积效应”造成了当前经济对小幅紧缩流动性的不敏感。

      另外,我们还考察了央行分别对外汇占款及央票到期的对冲情况,分别以“总回笼-新增外汇占款比”和“总回笼-央票到期比”来衡量。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对冲系数分别为301.6%和184.5%,所显示的对冲力度均高于2006年各季度水平;从2005年以来的情况观察,两项指数也均处于历史次高水平。

      二季度回笼压力依然巨大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外贸盈余大致与去年相仿的现实,我们假定第二季度各月外汇占款与去年大致持平,即各月净增量分别为1100亿元、1200亿元和4100亿元。目前的4-6月央票到期量分别为2184.07亿元、2589.95亿元、4400.00亿元。仅仅考虑这两项因素,4-6月货币投放即分别达到3284.07亿元、3789.95亿元、8500亿元,二季度累计共达15574.02亿元。如果二季度央行依然维持一季度的回笼力度,那么,我们预计,第二季度回笼货币总量预计将达18000亿元左右,即净投放总额约-2500亿元。考虑到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回笼3325.70亿元,5月11日发行3年期定向央票总额约1000亿元,以及业已执行(4月16日)或已明确即将执行(5月15日)的两次准备金率上调将共冻结约3400亿元,未来仍需回笼约10300亿元。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给定其他情况不变(主要指外汇投资公司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发行),预计央行会在5月份再宣布一次准备金率上调,而执行时间则可能选在6月的上半月。同时,也不能排除央行根据信贷和投资数据,再发行一次定向央票的可能。

      顺便说一句,如果央行果真具有前瞻性,为应对第三季度可能再次抬头的CPI数据,6月可能加息;当然,如果央行采取更为谨慎的行为模式(即事态初步明朗才行动),那么,加息的时间就可能被推迟到7月。自然,这与流动性回收本身的关系不大,因而在此不作赘述。

      央行第一季度流动性对冲力度表(亿元)

    季度     新增外汇占款    央票到期    总投放     央票发行    定向央票    准备金率    总回笼     对冲系数(%)                

             1             2         3=1+2     4         5         6         7==4+5+6    8=7/1            9=7/2    10=7/3

    2005Q1    4087.1         4549.8     8636.9     8148.8     -         -         8148.8     199.4            179.1    94.3

    2005Q2    5943.2         3672.6     9615.8     7445.3     -         -         7445.3     125.3            202.7    77.4

    2005Q3    3677.8         6301.5     9979.3     8712.2     -         -         8712.2     236.9            138.3    87.3

    2005Q4    4910.3         7534.2     12444.6    10822.1     -         -         10822.1     220.4            143.6    87.0

    2006Q1    5281.2         16994.7     22275.9    21243.7     -         -         21243.7     402.3            125.0    95.4

    2006Q2    6381.4         11437.2     17818.6    13041.5     2000        3000        18041.5     282.7            157.7    101.3

    2006Q3    6793.6         13632.9     20426.5    14332.2     500         -         14832.2     218.3            108.8    72.6

    2006Q4    9312.4         7983.1     17295.5    8343.1     1200        1600        11143.1     119.7            139.6    64.4

    2007Q1    8767.5         14330.2     23097.7    22233.2     1010        3200        26443.2     301.6            184.5    114.5

      注:2006年执行一次0.5%的准备金率上调假定冻结1500亿元,2007年假定为1600亿元。差异的原因在于存款基数略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