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煤炭、电力、天然气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的快速提高、后续能源资源的大量发现、新能源开发领跑全国为标志,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成为中国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资料显示,内蒙古最早被大规模开发的能源资源是煤炭。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国家在内蒙古建设了准格尔、元宝山、伊敏等四大露天煤矿,掀开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热潮的第一页。1989年,内蒙古开始打破区域分割向北京市场送电,随后提出“煤从空中走”的能源开发战略。经历了上世纪末期短暂的市场低迷后,内蒙古在过去5年内进入能源资源开发的新一轮高峰,煤炭、电力占国内市场份额逐年提高。截至2006年末,内蒙古煤炭产能超过3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近3000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七位。
2006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内蒙古西部及东部地区的煤田分别被列入神东、蒙东(东北)大型煤炭基地开发范围。今年4月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国家将适度加快包括内蒙古西部在内的“三西”地区煤炭资源勘探与开发。
记者采访看到,内蒙古以煤、电为主的能源输出给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从15年前开始,就有“北京每四盏电灯中就有一盏是内蒙古点亮的”之说,今天,内蒙古以每年400多亿千瓦时的外送电量位居全国第一,每年约1.5亿吨的煤炭输出解决了全国大量火力发电厂的用煤问题。能源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梦想。从2001年开始,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年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由原来的1000多亿元增至4700多亿元,财政收入从100多亿元增至700多亿元。
除了煤炭资源以外,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在内蒙古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同比增长近1.5倍,约占全国总量的1/5。在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辉腾锡勒草原、达尔罕草原等地,一批规划装机容量百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拟开工建设大型风电场的重点区域,到2010年全区风力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超过500万千瓦。
今天,内蒙古新一轮能源开发正呈现出“非资源化”的特点。早在5年前,内蒙古就规定,煤炭、电力项目的就地加工率不低于50%。随着工业发展“产业延伸、产业集中、产业多元”指导方针的落实,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正在进入崭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