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一些国家,比如德国,生态食品常常供不应求。生态食品招人喜欢,商家自然会广开采购门路。因此,在超市货架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来自非洲、南美洲的蔬菜和水果。而紧俏季节,其价格也会走高。今年一月,来自非洲肯尼亚的四季豆居然卖到将近8欧元一公斤。饶是这样,还是常常有些品种脱销。
生态食品这么好销,对生态农业来说,是个好机会。为此,一些精明的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那么,中国该怎样把握好这个机会呢?我觉得,发展生态农业,应当尽量利用内资,慎重引用外资,理由如下。
一、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资本短缺。与以往不同,引进外资的战略,需要调整为更好地使用手中的现有资本———事实上,在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之后,中国这些年颇积攒了一笔钱,这些钱正需要好的项目出路。
二、国家以及民间把闲钱投于生态农业,反哺环境,反哺农民,帮助提高农业作业人员的劳动待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再说,绿色金矿前景看好,风险小,社会效益好,有利于环境保护以及和谐公平的社会建设。
三、生态农业的种植和生长,高科技含量甚少,在这个领域,最原始的与最先进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因此,资本介入的技术门槛较低。农民最需要钱的地方,是按照城市或者西方的文化习惯,妥善处理和使用某些肥料以免消费者生食致病,改善居住和作业环境,以及将农产品及时运送上市。
四、中国在经济操作上,有一个特色,已经为外国投资者所熟悉:中国爱惜国际名声,拿出来吸引外资的项目,一般有丰厚的回报,即使有什么不测因素,国家也可能会不惜代价,让这些项目成功。高收入低风险,是每个投资者求之不得的。其实,技术难度小而胜券较大的项目,何不留一些给内资?
五、必须设置外资进入的条件,比如:负责打开国际销路,必须保障农民福利,不得毁坏自然景观,不得盲目使用大型农机具从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不享受国家给予小农户的各种免税优惠政策等等。
如果为了抓住“生态食品相对短缺”的机会,跻身西方的生态农产品市场,中国可以临时打出“产地”这张王牌,这是因为生态食品的认证,在短期内或有困难,而市场机遇的时间差有限,再者,虽然中国环境问题严重,不过那些偏僻的地方往往风景优美,而人们穷得买不起农药和化肥,这个事实,无意中为“生态”这两个字提供了“背书”。
另外,若农民自己有兴趣生产生态食品,建议国家给予金融、农业保险、技术、培训、销售渠道和质量认证等全方位的支持。在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私有化比工业界彻底得多,这其实值得推敲。如果地方政府囿于财力,不能公平而且有效地支持每一家农户,那么,应允许或鼓励农民成立股份制的经济合作形式。这不是提倡开历史倒车,而是希望多种合作和经营方式存在,以灵活适应市场需要,提供快速应变服务。
如能做好运输和保鲜,并把好出口检疫检验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生态农业产品能够迅速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并确立绿色声誉。
不过,欧洲不可能让自己在粮食上过分依赖中国,他们的战略一定是立足本土,如果生态食品的需求弹性降低,也就是说,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须,政府哪怕贴钱给农民,也会从数量上保证国内供应,那种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或者可有可无的东西,会从东欧、南欧、南美和非洲进口,以弥补不足———尽管这些国家多数都不发达,不构成什么大威胁,但西欧仍要考虑分散风险。建议国内不要早早地打起价格战,免得徒劳自伤。
总之,不要过多寄希望于外资和外销。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属于生命线一类的产品,各国都有保护政策,进口的绿色食品,属于需求弹性大的商品,数量不会大到冲击本国固有的饮食习惯的程度,至多只是属于锦上添花的性质。生态食品应该立足于本国市场,其生产不能轻易拱手让给外资掌控。
最后,对于转基因食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先不要急着开绿灯。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欧洲与美国,持不同的立场,区别到底如何,暂时不好下定论。不过,经常出国的人不妨比比普通的欧洲人与美国人的身材,或许多少能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