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国内
    我国新助学政策体系出炉
    许多城市污染排放接近容量上限
    缓解空域紧张和航班延误 民航空管体制改革启动
    陕西拟整合省内4家产权交易机构
    市值逾9000万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持股属合规
    安徽省拟建 “徽商投资基金会”
    二次创业 广东确定4万亿GDP目标
    金融成长可期 交行长跑胜出
    关于四川方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次创业 广东确定4万亿GDP目标
    2007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少行业存在显著的投资机会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阮奇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21日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张德江表示,到2011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将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

      张德江在报告中提出,今后5年,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广东将力争实现实质性转变,生产单位总值能耗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外源经济更加协调发展。

      二次创业成功起步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福建及4个经济特区被选为改革开放的试点。20年来,广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创业。而随着进入新世纪,广东经济又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广东省将这一时期视为第二次创业。在过去5年,二次创业已成功起步,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记者了解到,广东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1764亿美元跃为2006年的5272.1亿美元,5年连破2000亿、3000亿、4000亿、5000亿关口,实现了四级跳。

      与此同时,广东民营经济5年内的税收增长了2.3倍,2006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0%。

      在21日,张德江报告中提到的数字可以为广东二次创业的成功起步提供说明:2006年,广东生产总值达25900多亿元人民币,5年间翻了近一番,占全国的比重由2001年的1/9升至1/8;人均生产总值达28000余元,5年增长8成多;财政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5年增长100%。

      经济结构继续转型

      在二次创业成功起步的基础上,广东仍然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张德江在报告中表示,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线。

      记者了解到,未来广东将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中间,生物、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将被大力培育,同时,广东将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开发和配套能力,加快建设沿海石化和钢铁基地,并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而与这些将被大力培育和积极发展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也被资本市场进行了充分地挖掘。转型新能源的宝新能源,以其新能源电力的发展前景,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国际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的广船国际,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造船业的龙头企业。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去年年底刚上市的广深铁路,连接了广州与深圳,承担着货运客运的任务,是当地最繁忙效益最好的“黄金铁路”。

      而在接下来的5年内,广东将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并培育发展航空制造业。

      更重要的一点,广东想通过经济转型,更好地解决节能减排问题。据悉,广东将把资源节约和治污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在报告中,张德江提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推进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过去20多年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模仿型模式,在经济起飞期,可依靠模仿,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向创新型模式转变。

      据了解,华为、中兴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作出了表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通过自己的研发能力,开发出符合3G标准的各类产品。大族激光在激光领域领先全国同行企业。

      为了促进创新成功产业化,广东不仅将加快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还将建立健全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并加快创业风险投资。

      ■区域经济

      专家:根据资源禀赋重构广东区域格局

      □据羊城晚报报道

      

      “先行一步”的广东,常与“先富起来”联系在一块。然而,在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部分贫困县,曾几何时,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几乎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自广东省第九届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后,5年来,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正驶入一条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2006年,全省山区地带和东翼地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山区地带、粤东、粤西投资增幅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与此同时,在广东沿用了二十多年、为广东人所耳熟能详的“珠三角、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划分方法,亦被认为“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蒋建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随着近几年来山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和山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山区的区位功能得到全面提升,跟广州、深圳、珠三角的空间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广东实施产业转移的内、外因条件均已初步成熟。可以说,广东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格局。以往受资源、地理因素影响,按地理区域划分全省的发展格局,不符合目前国际产业纵向分工的基本规律,不利于各区域间产业内部的互相配套,很难做到跨区域有效配置资源,该是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重新布局的时候了!”

      ■民生问题

      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人人享有基本社保

      2006年,广东全省合作医疗住院补偿人数110万人,住院补偿金额为15.4亿元,人均支付1391元,享受住院补偿、门诊补偿、体检补偿共达474万人。

      合作医疗,让农民享有医疗保障,是广东建多层次保障体系的一个部分。

      在未来5年,广东将建立包括就业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保制度、城乡救助在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人人享有基本社保

      张德江在报告中提出广东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还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健全多种保险制度

      在建立基本社保同时,广东也将健全多种保险制度。据悉,这些制度包括养老保险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

      在医保方面,目前,广东全省共有社区卫生中心(站)1740间。数据显示,仅广东省级财政,就将增加近12亿元的卫生投入。这些投入都切实用在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的重点领域,使更多群众不再为看病犯难。

      此外,广东还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把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同时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建立解决贫苦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有效机制。

      (阮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