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富豪人数和平均资产拥有量逐年稳步增加。据美林集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统计,中国的富裕人士(即不包括个人居住的房产、收藏品及耐用消费品,拥有个人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人群)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32万,人均资产高达500万美元。2006年,中国股市一举告别了长达4年多的熊市,步入牛市周期,富豪人数的增长率和财富的积累速度有望进一步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富豪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之外富裕人士的第二大集中地。
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各知名银行纷纷瞄准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一场针对超级富豪的“抢夺战”风生水起。截至2006年底,共有三家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三家外资银行设立业务部。
和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目前的私人银行业务刚刚破冰。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私人银行部正式开业,成为国内首家开设私人银行的商业银行。没有明确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单元,但提供类似服务的还有工行、建行和招商银行。
相比之下,外资私人银行的竞争实力强大,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长期的经营实践和丰富的客户管理经验。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私人银行皆为国际活跃私人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有长期的经验,有广泛的客户基础,管理着巨大的私人财富,并对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市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市场准备,竞争实力强大。以花旗和巴黎银行为例,花旗集团仅在亚洲就为6,000多位富豪管理近600亿美元资产;巴黎银行为全球第四大银行,其私人银行部门管理的资产达到1300 亿欧元,对应的全球客户数目为12.5 万个。
二是全球性的经营策略。花旗、汇丰、德意志银行都在全球30个国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设立分支机构,具有纵横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源。
三是业务增长速度快,亚太地区是重点。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私人财富的积累,国际私人银行的潜在市场扩大,其中,亚太地区是私人银行业务增长最迅猛地区之一。目前,已有80 多个私人银行机构在亚洲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大多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截至2005年,亚洲本土客户经理所管理的资产约在2500 亿至3000 亿美元之间。
四是专业性人才齐全。从外资银行看,私人银行的财务顾问大多担任过跨国银行的分行经理,具有10年以上专业经验,学历出众。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和业务部均派驻具有深厚从业经验和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
因此,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尽快跻身金字塔尖的角逐,是非常急迫的一个任务,要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组织机构。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私人银行由完全独立的机构运作,也有些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营业单位设立在一般的商业银行的零售、资产管理或财产管理部门,并采取整合的业务模式。具体来讲,我国商业银行私人业务的组织结构,应类似信用卡中心,设立为总行垂直领导的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事业部制的组织体系,在上海、北京或深圳等高收入群体比较集中的区域成立私人银行中心。在营销体系上,私人银行中心既要成立自身的直销团队,也要充分依托于国内银行现有的广泛的分支行网点。
2、系统开发。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全球性、快捷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构建高效、安全的技术平台,开发一套独立的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发展全球性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网络支持服务手段,并建立包括客户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创新的网络解决方案,以充分满足客户交易的私密性等需求,方便客户经理跨区域开展业务,提高私人银行业务单元的机构竞争力。
3、产品设计。考虑到国内银行业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弱势状态,可创新性地和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行业合作开发,或通过市场手段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并进行整合,以满足顶级富豪多样性、复杂化的产品需求。另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客户经理是与客户联络的主要通道,他们最了解客户的需要以及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因此,在产品开发与定价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户经理的建议。
4、业务专家。如何引进优秀的私人银行专家,培训未来的客户经理,并避免优秀客户经理的流失,使优秀的客户经理真正成为银行的资源,将是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任务。在业务启动阶段,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稀缺人才外聘制度。对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需要而本行缺乏的专业人才,比如熟悉古董鉴定、拍卖、慈善、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通过外聘的方式予以解决。(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