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首歌叫“北京的桥”,唱的是北京的桥多成一道风景线。在华盛顿,也有这样一道风景,不过不是桥,而是街道。这倒不是因为这里的街道有多别致,而是因为它们独特的命名方式。
在华盛顿,每个街角的指示牌上通常都有互相垂直的两块路牌,来指明相互交叉的两条分别是什么街,譬如13街/S街、15街/K街、7街/C街……。初来乍到,肯定会被这些名字搞得晕头转向。经过一番打听才搞明白,原来美国人是这么取街名的(其他美国城市街道如何取名未有研究):横的或者说东西走向的以英文命名,依次是A街、B街、C街……;竖的或者说南北走向的则以阿拉伯数字命名,依次是1街、2街、3街……,这便有了13街/S街这样的组合。比如,布什的官邸白宫就在I-E街以及15-17街之间的区域,而国会山则在1街附近。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华盛顿有知名的“游说一条街”———K街,也有I街,但却偏偏没有“J街”。据说,“J”之所以被“剥夺”命名资格,是因为跟“I”长得太像,很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就按先到先得的原则被淘汰。
横的和竖的都解决了,那斜的街该叫什么呢?这个倒没有难住山姆大叔,美国有那么多州,随便拿几个州名来用用就够了,于是便有了弗吉尼亚大道、纽约大道、宾夕法尼亚大道等。
在这么多大道中,我要重点推荐的是马萨诸塞大道。来美国之前,一位美国领事馆的朋友就提醒说,到华盛顿以后如果要联系什么人采访,就上马萨诸塞大道找去。当时因为要准备的事情太多,没去在意这码事。不曾想昨天,我倒在无意间“邂逅”了这条传说中的“智库一条街”。
可能很多人更熟悉K街,自从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铩羽之后,这条以盛产说客闻名的街道便被许多中国人知晓。不过,论智库的多少,马萨诸塞大道恐怕未必输给K街: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卡托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美国企业研究所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这些知名智库都位于马萨诸塞大道两侧。
智库多似乎还不足为奇,可更有意思的是,其中的许多智库都专门设有中国问题研究项目,乃至中国研究中心。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升温所致,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吃中国饭”的越来越多了。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黄靖表示,20年前美国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苏联;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的研究热转向中国,而且势头更猛烈。
当然,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更多人研究我们应该是好事,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比如在类似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样的大事件期间,很多的智库就会站出来发出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