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翡翠怎会去石头市场贱卖
    这笔交易 隐含了多少内情
    QFII撤离沪深股市真相
    奥运能否顶起股市一片晴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这笔交易 隐含了多少内情
    2007年05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王育琨

      管理专家

      首钢发展研究院

      企业所所长

      娃哈哈与达能接近2个月的攻防战,终于有了结果。5月22日,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写给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一封信。信中显示,根据宗庆后刚刚提交给达能的2007年合资公司的预算,从现在起到今年末,“合资生产企业的销售总额仅有3%的增长(合资销售公司的销售业绩与去年相比将下降30%)”,“其中一部分销售还被非法转入非合资销售公司”。范易谋在信中多次提到“令人担忧”、“令人失望”,应“尽快”召开董事会商讨此事。

      这场宗庆后高举保护民族品牌大旗与达能展开的对攻战, 把经销商、娃哈哈员工、相关地区地方政府、学者、健力宝等企业纷纷卷了进去。在保护民族品牌的喧闹声中,充斥着图穷匕首见的火药味和利令智昏的滑稽。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五家公司,共同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当时,娃哈哈以商标作价1亿元,以无形资产注入,占了49%的股份,达能与百富勤占51%。伴随着宗庆后与达能签字落笔,《合资经营合同》约定娃哈哈系列商标的全部权利归入合资公司。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百富勤在境外将股权卖给了达能,使达能跃升到了51%的绝对控股地位。

      为了确保合资公司拿到娃哈哈商标,达能同年与娃哈哈签署了《商标转让协议》,又在1999年签订了《商标使用合同》。合约规定,除了合资公司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外,中方不能许可第三方使用娃哈哈商标;若需使用,必须征得合资公司董事会同意。

      1999年签署的这份《商标使用合同》,在2000年娃哈哈集团的改制价格确定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商标权已经落入合资公司中,娃哈哈集团改制就没有把商标纳入资产评估范畴。2000年,根据娃哈哈集团的改制要求,原集团100%的持股方杭州上城区政府,将净资产的54%转让给以宗庆后为首的经营者和职工。其中,宗本人出资1.5亿元左右,占29.4%股份;管理层及员工出资逾1亿元,占24.6%。

      及至集团转制完成,宗庆后主导的娃哈哈集团便即开始“擅自”将商标许可给大量非合资公司使用。据达能聘请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调查,从2001年到2006年期间,集团共授予87家企业“娃哈哈”商标使用权,而达能与娃哈哈的合资公司总数仅为39家。在双方争夺的37家非合资公司中,由宗庆后及其家人拥有的海外公司控股29家。接下来发生的事便在“情理之中”:宗庆后与达能的合资企业从“双赢模式”转变为“掏空模式”,通过大量的非合资企业转移资本及利润。这也就是达能所谓过去18个月来娃哈哈非合资企业的“异常增长”。

      资本感觉到了危险。达能试图通过与宗庆后谈判收购非合资企业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据达能方面称,他们于去年12月9日与宗庆后签订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中文协议,清晰界定了解决非达能合资企业问题的方法、方式以及时间范围。这些公司的总资产价值高达56亿元,去年还产生了10.4亿元利润。达能以上市公司并购常用的市盈率计算方法,食品饮料业的平均市盈率为8至10倍,达能要获得51%的股权大致要支付42.4亿元。由此达能开出了40亿元的谈判价,以赎买宗氏家族在那些合资企业中的股权。

      40亿元赎买“宗氏”权益,开始让宗庆后心动。于是他签署了相应的协议。但宗庆后今年1月10日致函达能集团,拒绝执行该协议,此后又对达能要求召开董事会的三次公函置之不理。已经做大了的宗庆后,早已经把持了娃哈哈实际上的控制权。61岁的宗庆后,当然不会以家族利益受到侵害为由发难,他要树立起“民族品牌存亡”的大旗,掀起一场抵御八国联军的“人民战争”。

      10年前的娃哈哈品牌使用权合同确实值得商榷。那是在国家商标局没有批准娃哈哈商标转让情况下的妥协产物,打着特定时期的烙印。连宗庆后自己也承认:“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实际上是一个变相的商标转让合同”。正是这个转让合同,给娃哈哈的发展带来了滚滚资金流,而且还成就了娃哈哈集团改制的桥梁,使得宗庆后以低价控制了娃哈哈集团。宗庆后怪罪达能没有提前较真,总是在最后关头才出牌。可是,许多事情不经过董事会,达能怎么说话?就是开始表明了态度,你宗庆后不愿意,还不得按照你的路数来?

      宗庆后提出达能涉嫌垄断,未免牵强。因为娃哈哈并不具备行业垄断的实力。况且,宗庆后是始作俑者。毕竟这场引来无数口水的“并购”本质是商业利益之争。这可能是宗庆后本人为着特定目的一手造成的,不是别人强加的。

      宗庆后最过叫响的旗帜是民族品牌保卫战。可是,那民族品牌已经被实现一己之利而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已经在自己有自觉意识的情况下被“转让”了,到今天危及自身利益时,再提出来保卫,未免滑稽。这也太小看中国人的智慧了。在真相面前,人们迟早会觉醒。千万不能轻视或玩弄民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