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FII正在撤离沪深股市,有些QFII声称其额度已经用不完;同时,中美战略对话中,又达成将QFII额度一下子从100亿美元升至300亿美元的协议。这两个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但却十分符合经济学原理:QFII进入中国股市,是为了获取比其它国家更高的收益,短期的撤离,不过是战术性行为; 以争取更多额度,为了在战略上获取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QFII的撤离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不可能是全面的、长期的。
从战术层面看,沪深股市静态市盈率从10多倍上升到35至40倍,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确显得比较高。如果单纯从静态市盈率角度考察,海外投资银行的风险预警及QFII部分撤离行为都是十分理性的,难怪格林斯潘近期也对中国股市发出了预警,并对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是, 中国资本市场在持续发展,不仅其制度因改革而变化、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因为制度改革和经济周期的双重作用而出现前所未有的逐级提升的现象,投资者结构和力量对比也在发展变化,政府的监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再用以前的眼光和预测模型来分析,只以静态而非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就会看走眼。
中国资本市场太有中国特色了,它既集中了中国传统经济的特点,又吸纳了海外先进的管理文化,在十几亿人口推动的投资、出口和消费过程中,人口红利就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至30年,加上30年改革开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一旦源源不断地注入股市,其对股市的质量提升是无法用简单的数量模型来计算的,因为它们承担着国家甚至民族的经济发展责任。因此,中国资本市场仍然是很有底气的市场,特别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具有储蓄存款习惯的居民开始唤醒了理财意识后涌入股市,以上这些因素在相互作用,使股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大量优质的筹码供投资者选择投资,会有人口红利形成的持续的消费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接轨世界肯定有好处,也会对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但中国经济内在自组力量才是中国股市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阳光下的QFII在撤离,但月光下的外资正在大规模进入,有人预测规模可能达到正式QFII的10倍,即有1000亿美元。比如高盛以股权投资形式进入中国知名的品牌企业或者新兴行业: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中国平安保险公司6.8%股份;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中国网通2.4%股份;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芯国际4.0%股份;出资2000万美元完成粤海企业有限公司大规模重组;牵手英联等财团出资8000万美元购进无锡尚德55.77%股份;出资20.1亿元人民币吃进河南双汇集团全部股份等等。这些企业要么在所属行业中占有着特别的权重,要么具有十分乐观的成长潜力,因此其所产生的市场影响要大大超过一般性企业。这些投资不受QFII额度限制,回报更高。因此,对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我们不能单纯看进入二级市场的额度,还要看他们进入一级市场甚至更早的战略投资的情况,因为许多这些投资都会在二级市场的不同阶段退出来,进而影响具体企业的市场定价。
在金融脱媒时代,一些隐性的海外资金已经渗透到中国二级资本市场。这些隐性资本的规模大小及其流通方式,可能对沪深股市的波动影响力更大,因为它隐蔽而脱离了政府的监管。但无论如何,因为在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还不能自由流通,无论是正规的QFII还是隐性的外资,当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规模还不能形成实质的作用,还不能动摇整个A股市场,但多多少少会对国内投资者心理造成冲击。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
QFII的撤离带动了海外资金从B股市场脱身, 极大影响了规模较小的B股市场,三天内下跌20%,这是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一次预警:如果将来QFII额度有足够大,当规模到达300亿、1000亿、2000亿美元时,对沪深市场的冲击力究竟会有多大?我们要未雨绸缪。
国内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都要积极面对QFII发出的风险预警信号。首先是政府尽快提高调控市场的水平。近来投资者老是“误读”政策信息,导致政策的边际效用不明显,这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双方都不是好事。如果政策作用力不彰,就会频繁出政策或者出更猛烈的政策,当政策能量积聚到一定时候必然会爆发,很可能因此激起市场的强烈波动而“误伤”投资者,即造成社会财富的损耗和价值的蒸发。其次,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不能动摇。对中国股市的整体价值评估,既要有静态的国际横向比较,从而准确把握中国资本市场在一定时点的世界经济地位;又要以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观点动态地考察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定位,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客观地在世界时空和历史空间中正确估值中国资本市场,既避免重犯经验主义错误,又可以防止主观定位中国股市必然出现黄金十年过于乐观的预测。对大众投资者来说,理财知识教育和风险教育同等重要,两手都要硬。如果沪深股市上上下下都修炼得稳固扎实,QFII哪怕再怎么进进出出,也不会影响大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