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来,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同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上海和深圳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竞争的关系。不过,上周末在杭州参加“股指期货———来自香港的经验”研讨会的内地和香港专家和分析人士则指出,要真正在中国打造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沪深港可能需要共同联合,取长补短。
国际金融中心要有四大素质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哪些因素?纽约及伦敦市曾分别聘请顾问公司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竞争因素作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优秀人才、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有效的监管制度及按市场发展需要寻找适当平衡、良好的市场流动性等四个方面。香港完全拥有以上最重要的竞争因素。
参加上周末会议的新鸿基金融集团中国业务发展董事邝启康在演讲中提到,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有三大机遇:即作为内地企业接触国际投资者的首要渠道、作为内地投资者的国际投资平台、促进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等。
作为内地企业接触国际投资者的首要渠道,香港因地理位置、法制、监管、人才等优势,早已成为内地企业的首选境外集资中心,内地企业已占香港市场总市值及成交额约50%。香港证券市场在2006年以首次公开招股融资额计算,在全球排名第二,超越纽约而仅次于伦敦,当中约90%是为内地企业融资。它反映了香港市场的规模及融资能力,亦展示了香港金融体制处理庞大境外资金涌入的能力。内地企业亦可以从跨境上市而提高其监管及企业管理海水不可斗量,有助建立企业的国际形象及提升授信能力,对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有极大帮助。
作为内地投资者的国际投资平台,作为区内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提供类别广泛的投资产品,有较低风险如债券基金至较复杂专门的产品如结构性投资及对冲基金等。香港亦是区内首要的基金管理中心,管理资产总值逾5800亿元美元。香港的基金管理业有极强的国际及离岸性,约60%的投资基金来自海外,而大部分管理的资产亦投资于境外。大型的投资银行及券商已建立连接国际资本市场及先进产品及服务的网络,无论在人才、技术、产品及服务上,都能为拟进行境外投资的内地机构及个人客户担当重要的角色。
建国际金融中心须三地联手
但是,业内人士也指出,香港也面临五大挑战:A股市场融资能力加强、另类投资及对冲基金发展缓慢、商品期货市场不具规模、人民币业务受国家政策限制、地位被边缘化等。香港的商品期货市场不具规模,商品期货市场上进展甚为缓慢,较同区的东京及新加坡大为落后。关于地位被边缘化,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不断开放,而伦敦、纽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也在整合及加大对中国金融市场营销力度,香港作为国内通往国际的金融中介地位已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正全力打造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因此,香港要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统一规划上海、深圳、香港三地作为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协助推动协调三地市场发展,并融合三地市场,使优势互补,成为不论在市场深度、人才、法制、市场监管、资金流通等各方面,成为整个亚太区内首屈一指的真正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与美洲的纽约、欧洲的伦敦在国际间位置鼎足而立。
对香港来说,可以采取三大举措来与内地更好联动:
一、加强与内地经济及金融的联系合作。二、拓展不同的市场及投资产品。采取措施,利便更多海外其他地区的公司来香港上市。部分监管机构(特别是新兴市场)非常关注对冲基金可能为金融市场带来震荡,但对冲基金在环球市场的影响及交易日渐重要,香港监管当局应平衡挑战与机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研究如拓展。另类投资及私募基金市场正急速增长,香港可成为此类投资在区内的管理中心,使在环球市场占有更显著份额。在香港设立商品期货市场,方便国内有关机构在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套利行为。三、提高市场素质,完备市场基础设施,强化市场监管使紧贴全球发展,完善企业管理,改善交易环境及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