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财经要闻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基金周刊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6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上证研究院
    钟伟:坚守独立研究就得忍受孤寂
    欢迎民企到天津设私募股权基金
    ■多声道
    天气也成了一张政治经济牌
    循环经济学 构画的图景日渐清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循环经济学 构画的图景日渐清晰
    2007年06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梁 怡

      

      “ 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用“循环其废物(recycle its wastes)“及循环流(circular-flow)等词语来描述具有闭路循环特征的世界生态系统上所有元素和人的共生关系,虽没有明确用到“循环经济”一词,但用到了“中央计划经济(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他通过“宇宙飞船理论”来描述他的思想,他认为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其生存是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并不断留下废弃物,到资源最终耗尽而舱内垃圾成堆的时候,飞船也将毁灭;而地球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因此,要延长地球寿命的唯一方法就是实现飞船舱内的资源循环。波尔丁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虽说很可惜未能进一步深入而形成经济学说,但被我国学者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

      成立于意大利罗马的科学家俱乐部———“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影响深远,其第三章专门写资源循环问题。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Pearce,D.W. & Turner,R.K)1990年第一次使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这两位学者合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的第二章标题就是“循环经济(the Circular Economy)”。他们试图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管理规则,并建立物质流动模型。皮尔斯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规则: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率不大于其可再生速率; 二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流要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同化能力。针对资源存量的特点,两位学者还提出:可耗竭资源减少应当由可再生资源的增加来补偿(可持续性);达到了一定的生活标准,就要减少可耗竭资源或可再生资源存量(提高效率)。他们认为类似于工业代谢,循环经济模型由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组成,这两种循环都为再生产提供原料。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往后,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研究的两大主题,而对知识经济的研究更是赋予循环经济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继英文术语“Circular Economy”之后,西方学者又陆续创造出了“Recycling Economy”、“Circling Economy”、 “Circulate Economy” 和“Recycle Economy”等术语以求更准确的表达和界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定义。

      现在,世人逐渐达成共识: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展开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地球仅被当作资源库和排污场,其资源获取与废物排除方式表现为 “资源———产品———废弃”,因而是线性的增长模式;而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生物规律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因而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

      当然,提到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不能不关注中国及中国学者的贡献。

      中国经济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在过去的四分之以世纪内,中国怎样在资源、产品和规模上都保持了超过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工业化的惊人速度,而今后又将如何继续保持。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科技进步是最重要的内容,其研究结果便是中国对经济学创新的主要贡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指导原则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学者吴季松以3R为基础提出的5R原则,于2005年在世界“思想者节日论坛”上首次全面提出,随即得到与会学者一致认同。5R原则即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修复(repair),它的贡献在于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的新理念。

      中国学者谭根林经过8年的研究合探索,采用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学体系。他把循环经济学定义为: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循环运动的科学,人的经济循环运动指的是人不断将环境要素转换为产品,将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产品不断退化为环境要素的过程。他认为,人的经济循环运动可以分解为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最终追求目标,是使全社会的生产系统向生态系统一样实现全封闭循环运行,最终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虽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但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当今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知识结构、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世界正在朝着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而循环经济构画的美好图景也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