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千家上市公司当中,市值近40亿港元的莎莎国际(0178.HK)可能并不起眼,但是其知名度却可以与汇丰控股或者长江实业这样的“巨无霸”相媲美。原因很简单,但凡去过香港这个购物天堂中的人,多半光顾过莎莎。
昨日恰逢莎莎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十周年,本报也专访莎莎国际董事会主席郭少明,与他分享莎莎十年的发展心得。
《上海证券报》:过去十年,在莎莎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有哪些事件令您记忆犹新?
郭少明:我们深信“有危就有机”,因此在面对逆境时,集团更积极去面对、去解决,所以莎莎十年来可谓与香港忧戚与共。
十年间,令我影响深刻的首先是1997年6月,莎莎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其次,1998年金融风暴对公司影响也很大。而2003年非典疫情,对香港人来说是件很突然的事,这对公司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请您谈谈对过去十年香港零售业发展历程的看法。
郭少明:过去十年,香港的零售业百花齐放,不断有新的零售商冒起。现在莎莎在香港化妆品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30%,是香港最大的化妆品代理商之一。
《上海证券报》:莎莎曾被评为内地游客最喜爱的香港品牌,您能否谈谈对内地市场的看法?
郭少明:香港回归,特别是自由行政策的推行,使得莎莎拥有更多内地消费者。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将“莎莎”这个品牌发展成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的品牌。
《上海证券报》:莎莎日前宣布,其化妆品连锁店将大举进入内地市场,可否请您谈谈未来十年,莎莎在内地的整体布局?
郭少明:莎莎在内地市场的整体布局思路是,计划至2008年3月在内地设立13间店铺,地点会于上海、成都及北京。目标在2011年内于中国内地设立超过100间店铺。集团还会继续开拓不同销售渠道,如在百货公司设立专柜。此外,集团未来还将考虑设立特许经营计划。
《上海证券报》:近几年,莎莎国际的营业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公司盈利却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略有下滑,请您谈谈个中原因。
郭少明:2005/2006财政年度营业额上升,主要由于内地继续开放个人游计划至更多城市,令中国内地访港旅客的人数增加;而香港消费市道复苏,也使大众的消费意欲持续上升。不过,该年度集团盈利下降,是因为集团的营运成本上升,其中最主要是租金支出上升,另外集团开拓内地市场初期也带来亏损。
《上海证券报》:莎莎在内地大举开店,如何应付各项成本问题?
郭少明:集团在计划进入内地市场初期,已作出合理商业亏损的预计。到目前为止,内地市场的发展符合集团的预计,集团对此也十分满意。而人民币升值使内地消费者购买力提高,这对莎莎的业务产生了良性的影响。
《上海证券报》:您个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少明:“以客为尊,不断求进”是我的座右铭。要乐观去看及面对每件事,视困难为挑战,视学习为机会,懂得“化危为机”。做每件事要专注,要投入,要保持对人对事的热诚。要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进步,与时俱进。此外,还有耐性及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