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教育履行的是社会义务,应力图避免功利性。投资者中总有一部分人风险意识差一些,因而投资者教育必须常态化。就投资者而言,要获得投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自学成材。在多数情况下,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只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高,一部分也要靠自己悟出来。
不管还有多少不尽如人意之处,高考依旧是当今最公平的竞争,考生是否被录取,与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旧时,在士、农、工、商以外,总有一部分人生来不拥有科考资格。如,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定例:“娼、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如有变易姓名,朦混应试、报捐者,除斥革外,照违制律杖一百。”(薛允升:《读例存疑·户律·户役·人户以籍为定》引)隶,皂隶,如有失职,会受所在衙门行政长官杖责等处罚。因此,这份工作并不能保证自己不受皮肉之苦。而《孝经·开宗明义》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不允许娼、优、隶、卒应试的理由。那时,“孩子是无辜的”理论尚未问世。因此,包括演艺界明星子孙也不能应试。此外,“居父母丧者,不得与试”(《清史稿·选举三》)。
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一向贯彻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谓:“有其才者,靡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孙公子?”因此,除娼、优、隶、卒等贱籍外,科考面前,人人平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谓:“本朝进士初亦如唐制,兼采时望。真庙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时望,指名声;真庙,指真宗赵恒;糊名法,由周起推行的把考生名字盖起来的阅卷方法。不采时望,可以避免拉关系、走后门。张萱《西园闻见录·礼部·选举科场》谓:“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为防作弊,也难以顾及个人隐私和读书人体面:“每诸生一名,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倮腹赤踝,为漏数箭而后毕。虽壮者无不齿震冻栗。腰以下大都寒冱僵裂,不知为体肤所在。”(艾南英:《天佣子文集·〈前历试卷〉自叙》)目前的高考制度则无搜身环节。凭科考入仕,也最光明正大。《清史稿·选举一》云:“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科举制度早已走出国门。据《登科记》,圣武天皇首于日本神龟五年(728年)下诏,“始行进士试”(三善为康:《朝野群载·纪传上》引)。但后来的发展趋势则是日渐贵族化。当然,也有原汁原味推行科举制度的国家。高丽光德九年(958年),光宗王昭置科举。郑道传《三峰集·贡举论》对科考的看法是:“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增补文献备考·选举考·科制》比张萱的看法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公道,惟在科举。”韩国1994年举行模拟科考,又录取状元两名。近年来,韩国非常有意思地提出将科举制度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南面也有长期实行科举制度的国家。越太宁四年(1075年),仁宗李乾德置科举。《大越史记全书·李纪二》云:“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科举制度在19世纪西传后,欧美国家得以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从而改变了任人唯亲的宗法原则。一些西方学者对科举制度赞誉有加。汉学家顾立雅即认为:“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科举制度的精髓之一,就是自学成材。科举很像中国古代的自学高考。政治家范仲淹可算这方面的典型之一。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魏泰《东轩笔录》谓:“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十数茎于盂,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溢文正公。”(《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引)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能在庙里读书也就非常不错了。从范仲淹的历史地位看,科举无疑是当时最好的人才培养方式。
但科考和高考的动力恐怕大不一样。高考并不能保证将来一定能找到好工作。2006年,某省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则有永乐馄饨店、天然居菜馆、豪门足浴、贾三包子馆等提供导购员、沙锅师、传菜工等岗位。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但不管怎样,高考毕竟提供了改变人生的可能性。笔者常赞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来自农村,而不是上海、北京等城市。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明显地差于城市。他们除在学校读书外,主要依赖勤奋自学,而不是什么家教。如果仅仅从升学的要求考虑,“60分万岁”,那么,这种知识就不会扎实。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教育,也会产生因人而异的结果。这就像高中教育未必保证学生都考上大学一样。投资者教育履行的是社会义务,应力图避免功利性。在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之前,“买者自负”是热门字眼。在上证指数跌至3400附近起的一周内,主流舆论闭口不谈“买者自负”。在上证指数重新接近历史高点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又陆续推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十讲,帮助普通投资者正确认识证券市场。投资者中总有一部分人风险意识差一些,因而投资者教育必须常态化。就投资者而言,要获得投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自学成材。投资股票的成功与否未必与学历呈现正相关。不然的话,金融学或证券投资学博士生导师岂不个个成为投资大师了?在多数情况下,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只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高,一部分也要靠自己悟出来。总之,不管在什么场合,有范仲淹那样的自学精神,总会占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