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证券·金融
  • 4:时事·国内
  • 5:时事·海外
  • 6:观点·评论
  • 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故事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6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化解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对内不升息对外不升值
    ■编余
    国际经验:流动性过剩失控会引发金融风险
    ■看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点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看点

      ●在今天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货币供给过多,而是因为在经济基本面上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所造成的。更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金融面上的货币供给过多并不是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真正原因,相反,它本身也是结果,因为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构性问题,所以货币的供给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控制。

      

      ●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滞后,经常会发生滥用居民资产的情况,只要居民当期的资产被滥用了,那么下期的资产和消费支出就必然下降。于是,居民就只有通过进一步减少本期的消费、增加本期的投资或者储蓄来维持下期的体面的消费水平,结果内需就被进一步挤出了。其实,当今中国居民过高的储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强迫的,并且主要是由结构性的原因所造成的。

      

      ●目前,中国政府面对流动性过剩采取了对外人民币升值、对内人民币加息(也包括提高央行准备金率)的政策组合。升值是为了改变支出结构、减少贸易顺差、间接地减少货币的供给;加息则是为了直接减少国内的货币供给。但是,在中国既有大量过剩劳动力、又缺乏足够投资工具的情况下,这种政策组合可能不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调控政策,也没有达到预定的政策效果。

      

      ●解决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先控制住国际投机资金的流入,从源头上拦截住流动性的供给来源。比较可行的方法应当是采取人民币对内不升息、对外不升值的政策组合。另外,在目前中国存在大量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时,数量调整(提高准备金或窗口指导政策)显然要优于价格调整(升息)。而替代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打贸易战,以达到真正改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