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望
今年以来,我国股市大幅度上涨,虽然期间出现三次剧烈震荡,使不少中小投资者遭受损失,但各种利空因素都无法阻挡市场空前高涨的投资热情,储蓄资金连续数月大量分流股市。而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管理层长期关注的问题和工作重点,也是目前各市场主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虽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但随着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境内外市场联动性日益增强,市场开放不断加深,“大非”解禁规模加大,宏观调控政策进入密集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因素比以往更加多样和复杂。同时,由于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尚未有效解决,股市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所以,即便是形势较好,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并没有降低,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当前,需要培育良好的金融投资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促进中小投资者树立稳健的价值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承受和控制能力,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利益,并使投资文化成为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文化一般概念和范畴解释,金融投资文化一般由制度和习惯共同形成,包括市场运行机制和制度,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以及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共同特点的投资行为模式等等。金融投资文化对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能动作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盲目跟风、追涨杀跌、市场操纵、信息失真等不和谐性与风险,与金融投资文化的长期缺失有较大关系。上海作为我国主要金融市场的集聚地,更应重视培育和形成良好金融投资文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是突出诚信文化,为增强市场投资信心打造稳健的基石。诚信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是金融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资本市场要能有效吸引投资者,维护市场信心,首要的是要有很高的诚信度,诚信的扭曲和缺失将对资本市场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和危机。而要重铸诚信,需要各部门和各市场主体持续不懈的努力。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放在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和关键性的位置。包括崇尚诚信的行为和各种措施,如较强的诚信观念、诚信价值的维护、各种有效的诚信体系建设、违背诚信原则的代价和制约措施等等。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场诚信制度的维护,加大对失信机构的处罚力度。广大中小投资者也要自觉提高自身诚信度,不违规使用信贷资金投资股市。不但是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各类市场服务机构要自觉重视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视诚信为企业生命,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而且政府也要讲诚信,使对资本市场直接和间接的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可预期性,让投资者主体能真正明明白白投资。
二是要营造风险教育文化。监管部门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要坚持对投资者的投资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启动对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教育,这是一项有利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意义影响重大,有利良好投资文化的形成。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实效,而不能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证券、基金、银行等市场服务机构要把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将对投资者教育纳入自己的风险管理组成部分工作来抓。监管部门要将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和投资工具的基础知识教育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建设范畴,将其作为监管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推行此项工作。
三是要形成良好的投诉处理文化,不断完善投资者投诉处理机制,营造高效的投资者纠纷处理环境,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各金融市场要高度重视投诉机制建设工作,在完善有关制度基础上,要不断提高接听投诉热线人员素质,提高应对能力,使投诉热线成为有效化解投资者怨气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投诉机制要能及时有效处理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各种服务纠纷,正确引导和解答投资者遇到的各种问题,维护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监管部门的投诉机制建设尤其关键和重要,是体现政府政策和形象的重要渠道。
四是要建立良好的媒体文化,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正确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金融媒体文化。媒体在以客观、公正、透明和及时为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自觉维护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正确引导人们的投资和消费,在维护市场信心和稳定发展中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
五是要树立法制和风险文化,投资者要增强法律观念,正确认识市场风险,自觉增强“买者自负”意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法制化的基本要求。即要增强法律意识,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者必须对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风险。一旦出现与资本市场挂钩的投资理财产品损失,或投资基金损失,要根据有关合同条款和法律加以解决,而不应非理智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投资工具或产品,避免盲目从众的跟随心理;要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培育良好的投资心态,逐渐摒弃投机心理和短期暴富心态,尤其要逐渐摒弃“好赌”、“好博”的投机心理;要力所能及地学习和增加金融市场投资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