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公共财政”不该这样误解
    仅有货币紧缩政策 远远不够
    食品涨价内外诱因 考验政府远见
    回望稻盛和夫
    吁请创设“开放式房地产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食品涨价内外诱因 考验政府远见
    2007年06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夏业良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

      据国家发改委稍早时公布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监测结果,5月份与4月份相比,价格上涨的有22种,主要是猪肉、鸡蛋、花生油等食品。在食品涨价效应的带动下,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开始攀升。

      近20年来,以温饱型家庭为主体的中国社会曾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威胁,几乎每次(无论是温和型的还是奔腾型的)都是从食品价格的明显上升开始的。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信条,30年前连出门与人打招呼,也大多是问“吃过了没有?”。因为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对“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短缺时代记忆尤其深刻,再加上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偏高,国人对食品价格上涨往往非常敏感。

      其实,因为供给减少,近两年许多国家普遍都出现了食品价格上升之势。当中国的猪肉、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时,国际市场上的食品价格也正朝着30年来最大增幅逼近。供给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粮食作为原料,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恶化。此外,印度、中国等发展中人口大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小麦、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农产品的价格。

      气候变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农作物的野生亲缘植物灭绝,直接威胁帮助这些农作物抵抗害虫和干旱的宝贵基因。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更严重的连锁反应是:不但造成粮食和大豆产量的显著下降,还导致猪禽等传染病的增加,部分地区疫情严重,疫情使得养殖者面临很大经济风险,生产积极性下降。

      食品价格提高也与石油资源短缺,以及各主要发达国家立法在汽油内添加乙醇,把大量玉米用来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有关。原本种植大豆、小麦的土地转而种植玉米、植物燃料用于发电,势必造成大豆、小麦价格上升,使食用油、面粉价格上升,而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鸡和猪肉价格上涨。

      在市场经济国家,价格机制是有效的信号传导系统,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对需求与供给发生的变动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在中国,过去各个城市的肉类屠宰和加工联合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在这一领域比重仍然偏小。政府在批租土地建立生猪饲养基地以及培育粮食、油料生产供销体系等诸多方面仍然偏重于国有企业,事实上造成商品生产、流通渠道的资源配置偏狭。

      就这一点说,当前政府需要在两方面发挥作用:在市场上为“看不见的手”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服务,比如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等,另一方面则在确实必要时予以宏观调控和适度干预。在食品价格上涨之初,政府就有责任启动食品供给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和传递信息,安排好物流保障、增加商品供给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转移。

      我认为,政府除了需要以“肉补”、“蛋补”、“油补”等方式贴补低收入困难群体外,还必须尽快建立起食品供给方面的宏观调控预警系统,加强跟踪监测与数据研究,通过各种有效应对措施来培育社会的快速应变能力。同时,应当注重开发促进社会公平与平等发展机会的公共政策,以持续提高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收入水平。

      政府除了需要以“肉补”、“蛋补”、“油补”等方式贴补低收入困难群体外,还必须尽快建立起食品供给方面的宏观调控预警系统,加强跟踪监测与数据研究,通过各种有效应对措施来培育社会的快速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