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认证资格的牙防组因为非法颁发“认证标志”获利受到调查。但是,记者采访中发现,如今各种各样的认证充斥于市场,成为一道风景,不少认证门槛只有一道,那就是只要企业肯出钱,就能拿到证书。
媒体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某款空调的认证多达29项。有些认证标志是国家有关部门发的,如能效标志、3C标志等。更多的则是出于一种炒作,通过某些协会拿到的认证。
当然,企业热衷于认证很大程度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每增加一个认证标志,就意味着该产品在节能、环保等方面上升了一定的高度,厂家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涨价”。实际上,对于各种来路不明的认证,消费者根本没有辨别能力,他们很容易被“认证”误导。这种状况对于那些没有经过所谓“认证”的企业同样会造成不良影响,在竞争中,它们很容易置于被动地位。
一个“牙防组”倒下了,更多的“牙防组”站起来了,这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对比。认证的泛滥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据报道,某家企业两个月内就收到大量通知认证的传真和电话,这些所谓“认证”一般要收取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证书制作费”,有的还可以砍价。
认证的这种泛滥源于法律制裁力度的疲软。我国对认证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要求,设立认证机构,应当“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且必须在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认证活动。但是,我国对违法认证的惩处力度不够,“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的,予以取缔,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区区50万元罚款对于许多认证企业根本不具有威慑力。据报道,著名的牙防组在授予某企业一种牙膏“权威认证”形象后,就收到该企业1000万元捐资。而且,相关认证机构往往都挂靠在一些部委名下,比如牙防组就挂靠在卫生部名下,一旦它出事,负责查处的也是它的“上级”,比如,负责查处牙防组的就是卫生部,有关官员给出的评语竟然是:牙防组功大于过。此言一出,国内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恐怕也是认证陷于乱局的根源之一。
牙防组正在成为一个违规认证的活的标本。现在,人们都在期待最终的结局。如果功大于过的评论最终被认定,如果牙防组受不到法律的严厉惩处,那么,违规认证的乱局就可能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变得更乱。反之,违规认证就会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