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余
2007年06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编余
最近这段时间,宏观基本面上有些变化已经引了起投资界的高度关注,比如,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金融与资本市场加大开放;还有微观层面上出现的一些情况,比如由山西黑砖窑事件引发的关于社会正义与公平、公正问题,以及企业的公共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些看似互不相干,但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从大处看,它们能影响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发展战略,从小处讲,能影响企业的当期效益,进而与投资市场产生多方向互动。
而要看清这些问题内在联系以及可能的影响,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话虽土得掉渣,但有时候想想,也真奇怪。从1949年算起,到1978年,差不多30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到今年,也差不多30年。那么,30年改革开放有哪些成果?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段历史呢?在下一个30年将要来临的时候,回头看看走过的印记,是有必要的。
从两位对话嘉宾的研究心得看,有几点观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是认为,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就是克服了过去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道路;二是认为,过去30年,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如果说有什么没做好,那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者权益方面,索取太多,给予太少。所言尖锐而又沉重。而两位把民生问题视为下一步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所言也是值得关注的。
———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