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期货
  • A3:基金
  • A4:金融
  • A5:
  • A6:货币·债券
  • A8:环球财讯
  • A9:专版
  • A10:专版
  • A11:专版
  • A12: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中国宏观经济是否面临变局?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之死 ———“漫走早稻田”之六
    出击“热钱”, 尚有多种选择
    服务经济依然是 上海的“短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服务经济依然是 上海的“短腿”
    2007年06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杨建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如果能够站在全局高度,聚焦国家战略,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前进方向,正确城市定位,那么,上海有条件有能力走出一条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持续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新路。

      第九次党代会为上海发展给出了一个大思路,那就是“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此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战略性产业支撑”。这个战略思路的形成,主要出自三个对上海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的综合考虑。

      第一个因素是经济全球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开放,融入全球化潮流的趋势不可逆转,上海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迅速拓展。由此带来两个必须认真谋划的问题:一方面,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有效动员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我们直面国际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竞争,就看你有没有能力积极应对和最终取胜。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大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大国崛起的现实谁也不能否认。由此也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影响:不仅为上海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而且也要求上海能够为全国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全过程的支持。

      第三个因素是上海要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现代中心城市的架构。中心城市功能,包括消费功能、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提供的外部条件,以及我国工业化加速产生的对投资品的强大需求,两者合力,促使上海城市生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服务功能则由于政府规制和市场约束长期受到抑制。现在,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受到能源、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瓶颈制约,上海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开始递减和衰竭,为此,产业层次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综合上述原因,其实可以集中到一点:无论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还是促使上海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上海增强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发挥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需要产业载体的支撑。这个产业载体就是现代服务业。换句话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直接取决于服务产业能否克服“短腿”现象。因此,上海必须实现以三二一为序的发展思路转变,加快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意识流的汇集,带动服务业整体发展,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战略性产业支撑。只有这样,上海才有可能突破资源要素的约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力,巩固发展地位,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今天的上海,具备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有利条件:一是WTO后过渡期将有一个服务业外资集中进入的过程,这就为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沿海大城市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二是上海地处我国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而中国的这两个地带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活动最活跃。近十多年来制造业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产生强烈需求。市场体系发达,要素流动顺畅,内外联系密切,又提供了增加服务业供给的可能。三是中央政府重视上海,跨国公司看好上海,全球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百姓迫切希望发展上海。

      天时、地利、人和,内在要求、外部条件、发展思路,汇集当前,汇集上海,能否把握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就取决于我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如果能够站在全局高度,聚焦国家战略,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前进方向,正确城市定位,那么,上海有条件有能力走出一条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持续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