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9:特刊
  • 10:特刊
  • 11:特刊
  • 12:特刊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特别报道
    永煤将打造成国际化能源企业集团
    永煤集团: “创”进前三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永煤集团: “创”进前三甲
    2007年06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永煤集团,河南省工业企业曾经的第二亏损大户,年亏损高达1.2亿元,资本金不足5亿元,负债超过98%;如今它不仅是全省的头牌企业,也是中国煤炭行业效益的前三强,集团产值完成218亿元,利润超过20亿元。永煤集团以惊人的速度闯进了全国工业企业强者之林。

      6年间,永煤集团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煤炭产量由208万吨增加到1321万吨,年均增长36.08%;企业总资产由36亿元增加到194亿元;企业净资产由不到5亿元增加到63亿元;利润年均增长62.3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8%,在河南省省属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国煤炭行业位居前列。与此同时,永煤集团百万吨死亡率却在逐年下降,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实现全公司安全无死亡,被誉为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是什么改变了永煤?永煤又靠什么实现腾飞?

      永煤集团董事长陈雪枫告诉记者:“没有创新,就没有永煤的今天。”永煤人用“创”字闯入全国煤炭行业的前三甲。

      这些没有让永煤人满足。永煤人眼光看的更远: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让自己做得更大更强,要打造成国际化的能源企业集团。记者了解到,永煤目前正在酝酿上市计划,初步计划将煤炭、化工板块“A+H”上市,预计在今年年内同步登陆香港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计划融资约120亿元人民币。

      发展理念的“创”

      新人、新矿、新装备,产量却上不去,导致严重亏损。这就是当年走马上任的陈雪枫走进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公司时面临的尴尬。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价格昂贵的大型进口综采设备难以发挥作用。陈雪枫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形象地比喻为“开着奔驰车跑在乡间小道上,引擎动力再大也跑不快。”

      他提出:“综采不行上炮采”。此举在矿区引起一片哗然,放着现代化的“机械作业“不用,非要用小煤窑时代的“打眼放炮”,“倒退”、“小生产力复辟”的指责声不绝于耳。采访中,永煤集团的职工对此评价为:“实事求是”就是发展的硬道理。

      思想的坚冰打不破,行动上必然裹足不前。永煤集团首先在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又请专家把脉问诊,最终确定了“宜综则综,宜炮则炮,综炮并举”的采掘思路,对井下采煤工艺进行了大胆改革,很快突破了产量瓶颈。特别在炮采方面,经过技术改造,形成了适合永煤特点的“高档炮采工艺”,这个项目当年就获得了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产量上来了,但是一个煤炭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煤炭资源作后盾,很难有发展后劲。永煤管理者们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力图走出一条又好又快、以好带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陈雪枫对记者说,在永煤人的词典里,有一个词叫“吃干榨净”, 也就是说以资源投入最小化和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他们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上进行了突破,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的线性模式上建立起“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模式,构建出包括“煤炭物理循环”、“煤炭副产品产业循环”、“电力副产品加工利用循环”和“废物利用保持生态循环”在内的四条循环链,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管理机制的“创”

      陈雪枫告诉记者,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及时植入新的管理理念,而且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要做强煤炭主业,首先要提高煤炭产量。但如果产量上去了,煤炭质量上不去,效益还是出不来。为了解决煤炭“质”的问题,永煤集团率先引入了“标煤”概念。

      陈雪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这样一件事:2002年的一次采煤队班前会上,他随手拣起一块煤告诉大家:“这样的块煤在市场上卖500元一吨”。话音未落,“啪”地往地上一摔,随即问大家:“这意味着什么?”不等大家回答,他直接讲出了“悲剧说”:“块煤变成了末煤,它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从500元跌到了200元。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

      “悲剧说”直接引发了永煤“吨煤”计量法的废除、“标煤”概念的诞生和运用。在传统的“吨煤”计量法中,拉出井口的一吨煤可能很多是石头、杂物和水,这样没有发热量的煤不能算有效产品。而这里的产量却以“标煤”计算———一吨煤按5500大卡发热量为标准。高于标准的则可以多折产量。这样就把煤炭的“质”和“量”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永煤矿区,记者没有看到其他矿区常见的那种矸石山,一位刚出井的矿工笑着解释道:“出一吨煤里有两块石头就可能白干活了,过去是连矸带煤往外出,现在矸石就上不了皮带,谁看见都会把它拣下来。” 这样从源头上解决了煤炭质量的问题,全员抓煤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永煤还在集团内部全面推行了以“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适合永煤实际、具有永煤特点的“三化”管理,使效率、节约、精细的意识贯穿到生产、经营每个环节。特别是引入了市场化管理机制,各单位、区队、班组及个人都成为市场主体,变过去行政命令、行政协作关系为现在的公平市场交易、有偿服务关系,把市场压力传递到每位职工身上,解决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的弊端。

      永煤集团在抓技术、抓制度、抓管理的同时当然不会忽视抓安全。永煤集团更是明确提出把安全工作“当作生命工程来经营”的安全工作理念,以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公司营造安全、祥和、欢乐、幸福的生活环境。

      煤炭行业有百万吨死亡率之说,这是在高危行业设定的一个少出事故、少死亡的底线指标。而永煤集团却从不下达安全死亡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硬指标,创新地提出了安全管理“零”思维,并且形成了 “关口前移抓质量、重心下移抓班组、责任上移抓领导、超前防范抓落实”的安全管理新思路。

      记者采访过程中,在永煤的每一个矿区都可以看到集团为职工拍摄的全家福照片和职工的安全誓言。陈雪枫告诉记者:“任何一个矿工兄弟的伤亡,对他的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如果我们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那就是对这个家庭的犯罪“。正因为这样,永煤集团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三年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煤炭企业。安全成了生产力,也成就了企业形象。

      战略布局的“创”

      “不学会挖煤,没有立身之本;单靠挖煤,永远难以做大做强。”这是永煤决策层对突破传统产业观念束缚的认识。陈雪枫告诉记者,正因为有了认识束缚的突破,他们才从创新资源整合理念和产业布局理念,确立了“以煤为主,控制资源,相关多元,与世界比肩”的战略理念。

      2003年,永煤与宝钢成功合作,组建了全国首家大型钢铁企业与煤炭企业股份公司,将永煤的高炉喷吹煤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而且,这次成功合作也极大地提高了永煤集团的知名度。之后,武钢、马钢等钢铁企业先后与永煤“结盟”,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2004年,永煤与宝钢再度牵手,“联”上了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世界500强排名前50位的巴西淡水河谷(CVRD)公司。集团以永煤旗下“龙宇能源”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投资16.6亿元,三方共同将其改造成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股份制煤炭企业,组建了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股份制煤炭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让永煤迅速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随着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和战略合作伙伴到位资金的增加,永煤集团面临着一个资金急剧膨胀时期。永煤集团在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拉长煤炭行业下游产业链条,变单一煤炭产业为多元化格局,并以资源优势带动资本合作,引入多个投资主体,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永煤立足与煤炭关联性强的下游产业,其产业链开始从煤炭,向“煤-煤化工”、 “煤-有色金属” 、“煤-电”等多个产业链纵向延伸,将触角伸向金属矿业、化工、轴承、电力等多个产业。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培育了多个经济增长点,增强了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为下一步产业升级和连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避免了资源型企业经常会出现的“市场危机”。

      陈雪枫自豪地告诉记者:“永煤人从来不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也正因为这样,永煤才逐渐成为震动业界的工业巨人。

      118%

      6年间,永煤集团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煤炭产量由208万吨增加到1321万吨,年均增长36.08%;企业总资产由36亿元增加到194亿元;企业净资产由不到5亿元增加到63亿元;利润年均增长62.3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8%。

      ⊙本报记者 邹陈东 李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