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拥有增长最快的银行市场,但是非利息收入占比过低,中国的银行业也面临着业务结构滞后、亟待战略转型的巨大挑战。在日前举办的首届银行家高峰论坛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做了“我国银行业务格局的战略转型”的主体演讲,深入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务格局的战略型转型问题。
朱民在演讲中指出,虽然已经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中资银行跻身全球市值前10大银行之列,但是资产回报率并不高,原因在于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个人银行业务渗透率低等业务结构的滞后。
根据2005年年报数据,朱民统计的国内10家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9.66%。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大型银行相比,工商银行在2006年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仅占8.8%,但是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的表现是56.6%,最差的韩国国民银行也有20.6%的非利息收入。
过分依靠利息收入,意味着因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而面临的风险较高,同时,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容,传统信贷需求将下降。过分依赖传统业务,银行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将带来核心竞争力的下降,甚至丢失市场。”但是朱民也指出,虽然中国银行业的业务结构滞后问题不小,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业务转型的外部条件正在形成,非利息收入业务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已经高达28.4%,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朱民预计,未来几年银行业的中间业务、交易业务的年均增长将分别达到30%和20%。银行的收入模式将从现金管理转变为多元的金融服务,新的竞争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服务、消费金融服务级外汇资金衍产品等,银行也的竞争领域将更多地转向高端客户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创新,竞争渠道也将延伸到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增设网点、参股、并购等多重通道。最后,朱民在提示中国银行业所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中国拥有增长最快的银行市场,也拥有亚洲最大的金融服务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