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2007年07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看点
●常见的用到流动性这一概念的情况主要有: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指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大宗交易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通常指银行为资产的增加而融资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银行体系流动性,即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流动性。追根溯源,宏观经济学中,“流动性”一词的广泛应用始于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人们对货币资产的偏好,也就是对货币的需求。从这一角度理解,流动性就是货币。
●货币供应统计量并非衡量“流动性”的一个可靠指标,而“流动性过剩”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和供给过剩。第一,金融发展与创新使货币的范围不断拓展、扩大,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差。第二,从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货币供应量变化看,很难得出货币供给过剩的判断;第三,内生性货币供给使货币需求在货币供求平衡中掌握了主导权。
●当发现从货币供给角度来考察“流动性”反而难以说明“流动性过剩”问题时,不妨将目光转向货币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去探讨货币发行或供给总量在多大程度上超过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导致“流动性过剩”,而是转为探讨因微观主体的需求和行为选择发生变化,会导致多少货币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也会导致“流动性过剩”。
●我们可以归纳出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的主要特点,即“在货币供应具有较强内生性的情况下,微观主体风险偏好上升,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极大旺盛,出现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并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