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A股市场中存在着“管理过度、治理不足”的突出问题。管理过度对A股市场的不利影响现已比较显著,而“治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成了市场博弈中的最大赢家,但在不同程度上却侵害了个人投资者利益。这一问题目前已变得日益尖锐和突出。
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部分限售股份被解禁了。为了让这部分已解禁的股份能卖个好价钱,上市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如重组或资产注入、预告业绩大幅提升等信息)来提高市场对它们的预期期望值。这些信息预示了上市公司基本面已经或即将得到改善,由此刺激了其公司股价的不断上涨。这让人联想到上市公司的“有形之手”对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市场影响已非常突出。
例如,有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股份的成本仅为1元,如果加上股份对价成本,其持有的部分解禁股份成本约为2.50元左右。受该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大幅上升刺激,公司股价在今年上半年曾一度上涨到14元左右。该公司大股东则乘股价大幅上涨之机,将持有的已解禁股份在10元-14元之间疯狂抛售。据此计算,该公司大股东持有这部分股份的收益已超过了5倍。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股价在这时期的上涨节奏与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及“大小非”上市时间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
其实,类似案例不在少数。许多上市公司在“大小非”上市之时,恰恰是上市公司发布公司基本面改善信息最为密集和股价上涨最快的时候,甚至有的大股东或公司高管在股价起飞之前还大量买入自己公司的流通股份。
这里暗含了什么信息?固然,上市公司出售部分可解禁股份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上市公司在发布公司基本面改善重大信息、股价上涨及“大小非”上市时间三者之间的惊人一致性,却透露出目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不足问题仍然较为明显,也突出了我们在监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方面(包括规范信息披露)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结果是由于监管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监管不足,导致了大股东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来博取巨大的市场利益,但不明市场玄机的个人投资者却往往被深度套牢。其中,利益重新分配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弊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在我们看来,监管者应当密切监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价之间联动的异动现象,其中是否存在着上市公司有意推动股价上涨的不合理预谋与动机,从而为出售自己的可解禁股份卖个好价钱。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已是市场的一个“公开秘密”。如果上市公司确实不存在这方面的不合理预谋与动机,那么监管者也应当彻查在证券交易中是否存在着内幕交易等违规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还显得远远不够。
无论是上市公司的不合理预谋或动机还是内幕交易等违规问题,势必都会损害其他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相关利益。这一市场风险在目前A股市场中已经显现。
现在,我们讲投资者风险教育主要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但却忽视了对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也要进行风险教育这一问题。如果一个市场长期忽略了个人投资者的利益与声音,那么这个市场是难以走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