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全国多数省区开始普遍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补贴,以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去年下半年以来,粮食价格普遍上涨,液化气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价格异常波动。今年4月中旬以来,猪肉、牛羊肉、禽蛋、花生油、豆油、菜仔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给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
面对这种局面,一些省区开始适时运用价格调节基金,采取多种形式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例如,2006下半年以来,安徽省价格主管部门先后动用价格调节基金1275.8万元用于各类项目补贴,近期还将动用价格调节基金145万元用于副食品价格上涨补贴。
在黑龙江,2006年7月份至2007年3月份,累计投放665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缓解副食品、能源产品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
而山西仅在去年就动用价格调节基金2300万元,用于棉花、化肥和生猪等重要商品的省级储备补贴。
此间专家介绍,价格调节基金,也称价格风险基金。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设立价格调节基金,调控价格,稳定市场”。
与财政补贴由国家“埋单”不同,价格调节基金是从多层次多方面筹措资金。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广东省率先设立后,全国各地已普遍设立价格调节基金。近年来,在应对“非典”、禽流感、局部性灾难等各种因素引发的市场价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昨天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来看,自去年以来已经动用价格调整基金的省区包括广东、安徽、黑龙江、江苏、辽宁、吉林、山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海南、广西、山东、重庆、海南等20个左右的省区,而基金调控的范围,也涵盖了能源、蔬菜、畜禽等多个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相关新闻
发改委:生产资料价格整体回落
⊙本报记者 何鹏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近期大中城市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情况综述》显示,5月猪肉和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但是生产资料价格整体回落。
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普遍出现猪肉价格快速大幅度地上涨。5月底,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上涨到每市斤近11元,与4月份比,平均上涨2元。根据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监测,6月与5月相比,猪肉价格上涨12.3%。
商品房价格也在上涨。据上述监测显示,6月,一、二、三类地段普通商品房住宅平均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6.5%、4.0%和3.1%。但是,受呼和浩特、杭州、福州、济南、郑州等地经济适用住宅价格下降的影响,36个大中城市经济适用住宅平均价格比上月下降0.3%。
但在上述价格上涨的同时,也有13种价格下降,主要是鲜菜、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尿素、三元复合肥、钢材、木材和汽油等生产资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