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种迹象显示,大宗商品的高回报时代可能已经过去。近日,摩根士丹利商品贸易部中国区总经理詹明辉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认为,以往很多国际基金那种将所有的商品市场列为自己投资对象的策略已经有所改变,他们已经变得更加“挑剔”。
“就算去年年底时商品价格没有波动,以商品指数为投资策略的基金可能还是要赔30%。”詹明辉在一策略报告会上介绍道。正由于去年年底出现的这种状况,使得基金不得不在投资商品时变得更为“挑剔”。
基金是从2002年开始相中商品期货市场的,从那时至去年底,类似于退休基金、教育基金这些商品市场的“新手”们主要是以投资商品指数为主,如AIG-高盛指数。对于这些基金来说,他们投资商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值,因此他们可能不会太在意商品之间的差异,不用太多去分析各种商品的特有性质。“对于他们来说,原油和铜之间、铜和锌之间都没有太大的分别,只要能保值就好,因此,他们所做的就是去买一揽子商品指数。”詹明辉说道。
从2002年至去年年底之前,这些基金投资商品指数的收益的确不菲。但到去年年底时,能源类商品却成为了一个高远期升水市场(即远期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由于投资商品指数的基金需要不断向远期月份调仓,加之指数基金只做多不做空的特征,如果远期价格贴水的话,这些基金就可以在迁仓的过程中获得贴水这部分的收益;但如果远期升水的话,这一升水则成为了他们迁仓过程中的成本。因此,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能源类商品的远期高升水格局,让这些基金不得不赔付“30%”的损失。
据詹明辉介绍,自这波远期升水的行情之后,这些基金在商品市场上便不再被动地“通吃”,而变得“挑食”起来,转而去投资那些远期贴水的商品市场。
詹明辉还列举出这些基金的另一个投资目标的转变情况。“去年这个时候,在商品里面很多基金认为金属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同农产品和能源相比,金属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今年,这些基金又开始认为农产品的投资价值变为最高。”詹明辉说道,“它们开始把钱调入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上,认为今年的农产品市场将会发展成为去年的金属市场。”
此外,詹明辉认为,在分析商品时之所以要如此关注这些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因为它们是此轮商品牛市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基金只要用1%至2%的资金投入到商品市场中,就好比一个大象踩进一个小池塘,水肯定要涨起很多。因此我认为这些基金在金属市场上涨行情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基本面可能并不是很好,例如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时,中国的金属进口量减少后,市场开始质疑‘中国因素’,但为何金属还是能维持高价位,可能就是因为基金在支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