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特别报道
  • 5: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9: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2: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 版
  • A5:专 版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7 月 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张汉林:为自由贸易勾画多赢蓝图
    减排措施首选经济法制手段
    食不敢恭维
    ■多声道
    重商主义 支配欧洲300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张汉林:为自由贸易勾画多赢蓝图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需尽快改变重出口指标、重出口速度这样一种贸易发展模式,而去追求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体系。中国的贸易体系不能是过去单纯的货物贸易,要有服务贸易,有投资,有知识产权。这样中国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立体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体系。

      ⊙甄雪原

      

      

      一次未如愿的考试成就了一位WTO专家

      

      提起张汉林,人们总会把他与WTO相联系,这位现年41岁的学者,如果以联合国对当今年龄段的区分,还应算青年,可已经称得上是中国WTO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用他的执着与勤奋,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深入钻研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接连出版了研究世贸组织专著2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出生在贵州遵义的张汉林,称自己走上外经贸研究之路是缘于一次未能如愿的研究生考试。“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当年张汉林高考时的流行语,出于对“铸造”两字的好感,张汉林选择了武汉理工大学学习机械铸造。4年以后,张汉林以一篇获得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奖的毕业论文,完成了本科学业。但是,当他报考清华大学铸造研究生时,却以两分之差落榜。

      在武汉理工大学留校工作两年后,张汉林考取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完成了一位理工科生向文科生的转变。这使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张汉林很庆幸自己的理工科底子,他说,学理工时打下的数学基础,对于他后来掌握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有很大的帮助。学理工的人会以更多的视角,去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比如研究WTO,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政治学集于一身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表面上,WTO似乎只表现为经济贸易问题,其实背后表现的是各成员国之间国家利益、政治关系的博弈。

      张汉林与WTO的结缘从读研时开始。当时中国已经提出复关申请,作为外经贸部所属的中国外经贸大学,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一些中国复关的研究,并将这些课题带到了教学中。这给张汉林的研究方向带来很大影响。从此,张汉林师从老教授陈同仇潜心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1990年底,张汉林提前半年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他以9个月时间写就的毕业论文《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贸易政策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着力研究剖析了美国在WTO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论文被当时的国际贸易系的主任称为少有的佳作。

      张汉林再一次被留校。1991年,27岁的张汉林参与到学院关贸总协定研究会的筹备工作中,并出任副秘书长一职,他的学术生命从此跟WTO联在了一起。10年后的2001年,他凭着在WTO学术研究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被中央电视台特邀为唯一嘉宾,主持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全程直播,见证了中国“入世”的历史性时刻。

      

      在推动两岸四方的自由贸易区方面,多作一些努力

      

      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的张汉林,同时还兼任商务部、农业部等部委世贸组织法律顾问,教育部政策法规顾问,北京、广东、山东、上海等省市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如果说我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是为中国加入WTO作了一些工作的话,那么今后10年的工作目标,是希望在推动两岸四方的自由贸易区方面,多作一些努力”。早在1999年便提出港澳与内地实现自由贸易区主张的张汉林,现今心中的设想更加具体。

      在他的思路中,在未来10年之内,应该实现内地与港澳台贸易的完全统一,然后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政策、货币的融合。张汉林对这样的预期有着充足的理由,他强调,中国大陆的GDP相信会达到4万亿美元,内地与港澳台四方的经济总规模,起码应该达到4.8万亿到5万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会达到2万多亿美元,四方的贸易总额加在一起应该在2.5万亿到3万亿美元之间。到那时,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走向全球化的货币,中国是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的。

      

      在贸易摩擦中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除了对两岸四方如何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张汉林与他带领的团队,目前还参与着例如“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中国的对策”、“WTO与国家经济安全”等一系列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早在2003年,张汉林已经估计到,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这一被当时称为“哗众取宠”的判断,现在已经得到事实的证明。对于这个问题,张汉林表示,贸易摩擦不会是短时的,它会被常态化,今后这种情况会司空见惯,而且会触及到各个领域。10多年前,美日,美欧,美韩之间的贸易摩擦,与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样的。所以,国人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

      其次,中国越多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贸易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也就越深越广。任何一个小小的贸易摩擦,都可能变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贸易摩擦问题,既要从技术层面解决,也要着眼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因此中国要加快建立与形成一个反倾销的应对机制,研究相关策略,以争取在贸易摩擦中尽可能地求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张汉林还提请注意,现在中国的贸易规模居全球第三,但是却有那么多的贸易摩擦,出口的货物利润也不大。所以中国需尽快改变重出口指标、重出口速度这样一种贸易发展模式,而去追求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体系。中国的贸易体系不能是过去单纯的货物贸易,要有服务贸易,有投资,有知识产权。这样中国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立体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体系。

      

      不让一日闲过

      

      在张汉林办公室的墙壁上,一幅写有“不让一日闲过”的木刻十分醒目。开始学术生活之后便从没有在夜晚一点以前休息的张汉林,承认自己是“工作狂”。他说,“我的个人生活并不平坦,患病的前妻早早地离开了我,这对我是很大的打击。但从中我对于生命的意义也有所领悟,生命不在长短,关键是看你对周围的群体,对社会,对国家做了什么,如果你做过一些有益的事,那么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