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国内
    京沪渝等地房价持续“高温”
    猪肉价格仍在涨 CPI或将破4
    股市热引发“地下基金”流行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路演公告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成功发射后东方红四号平台新合同达10个
    发改委查处教育乱收费68亿元
    为何理财老手也陷入“原始股陷阱”?
    香港外汇储备全球排第九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热引发“地下基金”流行
    2007年07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郑重提醒,对非法证券活动,公众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使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资料图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股市热引发了“地下基金”流行,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有的以传销为手段进行敛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近日就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等问题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指出,“地下基金”的突出特征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有的以传销为手段,以境外“基金”为幌子,以互联网为载体,是一种新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从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已查处的案件看,“金汇基金”、“瑞士共同基金”、“金手指基金”等“地下基金”都是以基金的形式进行敛财活动,它们大都无固定场所、地点,主要以网络、电话等媒介,以发展会员传销等方式进行地下犯罪活动。

      据记者了解,对于公开发行股票或发售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条件、审批程序、发行方式、信息披露等,我国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都有严格规定。

      依照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包括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和向200人以上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等),发售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且经证监会核准。

      发售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必须公告招募说明书等信息,由依法设立的作为该支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其委托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经证监会认定的机构发售;公众应当通过这些合法的机构申购。

      而一些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的人员和机构,则通过小广告、信函、网络信息、手机短信、推介会、自行或者雇人游说等方式,散布所销售是即将上市的公司"原始股"或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购买后可获得高额回报等谎言,诱骗公众购买。

      对这些非法的证券活动,法工委、法制办负责人郑重提醒公众务必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避免使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该负责人提醒,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下场,最高可判死刑。我国刑法规定,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高可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资料

      非法集资活动有哪些种类和形式?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什么是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有关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擅自从事金融活动,包括非法从事银行类业务、非法从事证券类业务和非法从事保险类业务活动等。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非法从事银行类业务活动是指未经银监会或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3)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4)银监会或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依法认定的其他非法银行类业务活动。

      非法从事证券类业务活动是指未经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1)证券、期货经纪;(2)证券、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咨询;(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4)证券承销与保荐;(5)证券资产管理;(6)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管理;(7)证监会依法认定的其他非法证券类业务活动。

      非法从事保险类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保监会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1)保险、再保险;(2)保险代理;(3)保险经纪;(4)保监会依法认定的其他非法保险类业务活动。(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