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深交所为防止过度炒作上市首日新股,制定并发布了新规则。新股上市当天,换手率达到80%时,将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被临时停牌。
这件事意义重大。
在市盈率这件事上,中国股市的管理层与主流经济学家们似乎达成了共识,即:将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警戒设置为40倍。
这么多年来,中国股市一次又一次地被“市盈率太高”所击倒。市盈率是打压中国股市的重武器。在中国股市的演进过程中,行情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被这同一块石头绊倒。
现在,中国股市离开大牛市已越来越远。人气低迷,成交萎缩,成交量从全盛期的日成交5000多亿元,跌到了1000亿元上下,而沪市B股则已萎缩至6.9亿美元,与曾经有过的日成交量94亿美元相比,简直恍若隔世。A股日新增开户数从30多万跌到了6万户左右。
曾经人满为患的证券营业厅里,又稀稀落落了。
持有中国股市“泡沫泛起论”的人振振有词地说,美国股市的市盈率是17.6倍,而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到2007年7月,仍高达40多倍。
可问题是:谁为中国股市制造了如此之高的市盈率?
今年1月8日,中国人寿以18.88元/股的价格定位发行,2006年业绩不过0.34元的中国人寿,发行后市盈率高达60倍。更让人瞠目的是,中国人寿首日开盘价竟高达40多元,盘中摸高至50元,市盈率竟高达100多倍。面对此种情景,仍有舆论认为,中国人寿近100倍的发行市盈率,依然是合理,甚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是请问,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又让二级市场如何炒作?中国人寿在二级市场上还有盈利的空间吗?这不是把一个烧红的煤球,递到了二级市场投资人的手中?
许多人都在问:摊薄后业绩不过0.31元的中国人寿,凭什么享有40多元的“贵族股”地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业绩高达1.05元的宝钢股份,当时价位也才10元多。
当然,中国人寿的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即使是在最近一个多月里,在股市基本面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以后,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仍在演出着一幕又一幕的由高市盈率带来的暴利神话。
6月26日,中国远洋从香港股市回归。其2006年业绩不过0.13元,发行价为每股8.48元,首日上市便大涨93%,6月28日,中国远洋收于18.73元,按全天收盘价折算,其市盈率高达136.6倍。
而在2005年,中国远洋发行H股时,上市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并在长达16个月的时间里,未能有效突破,所有购买了中国远洋H股的投资人悉数被套,被香港股市戏称为潜水艇。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拓邦电子的发行价为10.48元,上市首日开盘涨幅即达272.14%,达到了39元,当日盘中最大涨幅高达577.48%,摸高71元,收盘涨幅仍在472.52%,收在60元高位,市盈率的居高不下不在话下。直到现在,已经出现多个跌停,市盈率仍高达90倍左右。上市首日买进的投资者自然全部套牢。
据统计当日参与该股买入账户共有11483个,截至7月10日共有11368个账户亏损,占比99%,累计账面亏损1.37亿元,亏损最大的账户亏损284万元,首日在50元以上买入账户共有5179个,累计账面亏损9418万元。
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能不高吗?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制度为中国股市设计了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又凭什么指责: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太高?
中国股市仅对新股上市的首日涨幅进行监控是不够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新股上市的首日涨幅作出严格的限制。这将会有效地降低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释放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使中国股市安全地运行。
我们能问一声吗:谁为中国股市酿制了高市盈率这杯苦酒?
现在,一大批红筹股将从香港股市回归沪深股市,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显得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