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焦点
  • 6: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特别报道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经济趋向过热特征明显 紧缩政策呼之欲出
    GDP增速可能接近增长潜力上限
    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方存管(建设银行)批量转换公告
    李晓超详解经济热点
    我国不存在出现恶性通胀制度基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GDP增速可能接近增长潜力上限
    2007年07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联合采写

      

      “高出市场预期。”面对昨日上午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多位专家作出了相似的评价。

      “二季度GDP增长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比市场预期高1.1个百分点。”申万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测算,我国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限为10%到11%,和这一标准相比,中国经济总体过热的特征明显。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GDP增速达到近十多来年的最高值,可能已经接近了经济增长潜力的上限。

      “从三个最主要的指标来看,CPI(消费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在预期之内,但GDP增速上升的势头很明显,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计,有趋向过热的倾向。”庄健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明确指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如按环比计算,应该是1995年以来最高增速。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上半年GDP11.5%的增速超出了合理的增长速度,将宏观经济推向了“过热”的阶段。

      “投资出口和出口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李慧勇说,正是受出口和投资的拉动,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

      上半年经济运行过程中也有一个亮点,就是消费的贡献正在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下半年经济明显减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李慧勇说,首先从出口来看,外部需求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

      其次从投资来看,目前我国投资收益率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水平,资金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内生扩张的动力仍然很强,投资加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教育医疗体制加快改革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增长率可能继续加快。

      “伴随着数据的公布和态度的转变,新一轮宏观调控即将展开。”李慧勇建议,在手段上,市场化手段应该优先,但也不排除行政手段的可能。市场手段主要包括加息、取消利息税和发行特别国债,以及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手段上,主要是继续实行市场准入和节能减排措施,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调控,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些“窗口指导”。

      但天相投资的一份报告也表示,政府更多是希望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控重点还将是高耗能产业与部分出口导向型产业。因此,依然对全年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利润增长保持较为乐观的预期。